- +1
貴陽已分配公租房9.3萬套,低收入家庭月租每平米2.7元
“十三五”期間,貴陽市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完善保障房小區配套設施,有效解決城鄉群眾“住房難”的問題,初步建立符合貴陽實際的住房保障體系,讓越來越多的困難家庭和新就業人員圓了安居夢,擁有了屬于自己小家庭的"幸福時光"。
位于南明區中壩路的幸福小區,是貴陽市規模最大的市級統籌公租房項目。馬世群和妻子王美是公租房的首批住戶之一,夫妻倆租住的房子是一套兩居室,有50平方米左右。四年過去了,回想起當初拿到新房鑰匙的那一刻,他們依然非常高興。

南明區中壩幸福小區公租房租戶馬世群 :2016年6月30日拿到鑰匙,收拾以后就住進來了。房子這種大事我們記得很清楚,也很高興,感謝政府對我們的關心。

此前,馬世群一家四口人住在甘蔭塘附近一處只有二十五平方的房子里,房間破舊潮濕,周邊的生活設施也很差。搬進幸福小區后,馬世群家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房內地板貼有瓷磚,墻面刷得雪白,灶臺、洗漱池等硬裝樣樣不缺,配上家具就能入住,小區內衛生服務中心、體育場地、文化活動站、生鮮超市等配套設施也是一應俱全。

南明區中壩幸福小區公租房租戶馬世群: 幸福小區很方便,交通和配套設施都可以。房租一個平方2.7元,一個月130多塊錢,壓力不是很大。

中壩幸福小區是貴陽市重大的保障房建設項目,目前已有7000多戶、約20000多人居住。根據家庭的保障梯度不同,保障房租金標準也不同,基準租金每平方米5.4元,低收入家庭享受租金減半,每平米2.7元,低保家庭每月每平方米1元。為提升保障房小區后續管理水平,貴陽市公共住宅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充分發揮保障房建設營運優勢,組建了專業物業服務團隊,服務于小區居民,讓住進來的居民們真正感受到“住有優居”。

貴陽市公共住宅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仁慧:我們以黨建為引領,打造紅色物業。一是在節假日開展文藝活動,豐富租戶的日常生活;二是對孤寡老人進行在冊登記,隨時關注;三是進行技能培訓,提供就業崗位,讓租戶有收入,提高生活品質。

"十三五"期間,貴陽市通過制定準入標準、多渠道籌集資金、完善配套設施、探索創新保障工作等措施,多措并舉推進保障性住房建成投用。目前貴陽市住房保障覆蓋面已從2007年人均住房建筑面積不足8平方米的城市低保家庭,擴大到人均住房建筑面積不足15平方米,且人均月收入不足2000元的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或人均月收入不足3000元的城市單身家庭。同時,向來筑務工家庭、新就業職工、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等群體拓展。家在外地,2016年從大學畢業的王新宇,就享受到了政策紅利,成功租到了位于烏當區新莊幸福小區的一套40多平米的住房。

烏當區新莊幸福小區租戶王新宇:我是2017年9月入住烏當區新莊幸福小區,之前一直在云巖區租房子,房租特別貴,我又剛剛畢業,工資也不高,大多數的工資都交房租了。

價格低廉的房租,不僅減輕了王新宇的生活壓力,也讓他有了新的工作機會。經過考試,他成功應聘到新莊幸福小區服務中心工作,當上了電梯安全管理員,負責小區內46部運行電梯的日常檢查和維護。

烏當區新莊幸福小區租戶王新宇:國家政策好,住房得到了保障,工作也穩定。我之前一直四處漂泊,沒有歸屬感,到這里之后就再也沒有那種感覺了,很幸福。

來自貴陽市住建局的統計,截止目前,全市累計建成公租房9.6萬套,已分配9.3萬套;已累計將1.5萬戶住房困難家庭納入發放租賃補貼保障范圍,累計發放金額5.1億元,做到了應保盡保。

貴陽市住房保障中心副主任戴曉競:“十三五”期間,貴陽市通過建立健全相關保障房配套制度,擴大了住房保障的覆蓋面,惠及了11萬戶保障家庭32萬人口。“十四五”期間,我們將新建公租房2.5萬套,進一步加大推進配建公租房及新建安居房的力度,加大住房補貼的發放金額,減輕沒有得到公租房實物配住家庭的租賃補貼家庭的住房支出,讓入住公租房小區的保障家庭能夠有一種獲得感、歸屬感和安全感。
(原題:《“十三五”成就巡禮丨貴陽:11萬戶住房困難家庭搬進“幸福時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