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懷孕期間服用抗生素,胎兒會畸形?
原創 朱家斌 青春醫家

關注青年,關注健康,讓我們成為最緊密的“醫”家人吧
關注
有些準媽媽們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期間
擔心自己會感冒
在不知道自己已經懷孕或懷孕前
服用了感冒藥和抗生素或抗病毒藥

會對胎兒造成影響甚至造成胎兒畸形嗎?
來看看本期【健康捉“謠”記】
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我們先對“細菌”與“病毒”這兩個概念做一個簡單的區分,很多人會將“細菌感染”與“病毒引起的疾病”之間劃一個等號。
比如:“感冒了就該立即服用抗生素”。是這樣嗎?
簡單來說,一般普通感冒是由細菌或病毒感染上呼吸道引起的,而細菌和病毒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物,它們的大小,結構,繁殖方式完全不同,而在治療上,因為結構不同的關系,抗生素對病毒完全無效,抗病毒藥物也幾乎對細菌無效。

病毒遠遠小于細菌,比如此次疫情,正是新型冠狀病毒這個罪魁禍首引起,所以想通過服用抗生素來針對病毒引起的疾病是無效的!
那我們在回到第一個問題:是不是懷孕期間準媽媽們遭遇了細菌或病毒感染,就不能使用任何藥物呢?

曾經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根據藥物對胎兒的致畸情況,藥物對胎兒的危害等級分為A、B、C、D、X ,共5個級別,危害性依次遞增。
根據 “危害等級原則”,在這里簡單羅列了一些準媽媽們在懷孕期間可選用的一些抗菌藥物:
抗生素類常用藥物:阿莫西林,頭孢克洛、紅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
抗病毒類常用藥物:乏昔洛韋、阿昔洛韋。
上述這些抗生素與抗病毒藥物都屬于B類藥物,它們普遍毒性較低,對胎兒也無致畸作用,準媽媽們如果發生感染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
特別提醒:
頭孢匹羅,還有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它們會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所以醫生對于這些這些藥物除特殊或較危重情況下會盡量避免使用。

還有像甲硝唑雖然屬于B類藥物,但是它容易透過胎盤,在懷孕三個月內是不宜使用的,若是準媽媽的懷孕時間已經超過三個月,局部使用甲硝唑栓劑對懷孕的影響不是很大。
另外在準媽媽們的妊娠期內,我們要盡量避開使用的一些抗生素藥物:氯霉素、替硝唑、四環素類、喹諾酮類、磺胺類、氨基糖甙類等藥物,
這些藥物多為C類藥物,其中如喹諾酮類藥物會影響胎兒軟骨發育;
氨基糖甙類藥物普遍對胎兒具有耳毒性;
四環素類藥物影響胎兒牙釉質及體格發育。
因此這些藥物都應該由正規醫療機構的醫師與藥師們充分權衡利弊并經患者知情同意,在嚴密監護下才能選用哦!
這里在給準媽媽們劃出一個禁用的抗病毒藥黑名單:利巴韋林。
它雖然作為呼吸科的常用藥物,但利巴韋林由于對胎兒有致畸性,是準媽媽們嚴禁使用的一種抗病毒藥。
那么準媽媽們在早孕期期間不知道自己懷孕的情況下吃過上述提到的一些應盡量避免或禁止使用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對于這樣的情況,寶寶還能要嗎?
有相關文獻明確給出答復:“藥物對胎兒的作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而胚胎發育時期不同,藥物的作用也不同。”
受精2周以內,或者說孕4周內,大多數藥物要么導致胚胎自然流產,要么不對胚胎造成影響,一般不增加畸形風險。
而在孕4周到孕12周左右,胚胎、胎兒的主要器官迅速發育,是藥物的致畸敏感期,如果在這期間擅自用藥,是很容易造成胎兒組織或器官畸形的。

那如果是在懷上后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了抗生素呢?
我們也不要太過擔心,由于懷孕早期胚胎對于藥物的敏感度還是比較低的,胎兒對于受到藥物的影響比較小,所以寶寶依然還是能要的。
但我們最好還是去正規的醫療機構,將詳細情形告知醫生并進行B超等檢查以確定寶寶的具體情況后再做出決定。

所以對于有這些疑惑的準媽媽們定期做好產檢,而我們只要產檢正常就沒有太大的問題。
本期要點
1.懷孕情況下盡可能避免服藥,尤其是懷孕期間的禁忌類藥品。若是在醫師評估后利大于弊或自身不知已懷孕的情況下服用了藥物,我們也不要太過擔心。
2.在懷上寶寶之前一周(七天)以上使用的抗生素,一般情況下影響是不大的,在沒有其它原因造成胎兒畸形等問題,寶寶是能要的。
3. 懷孕早期胚胎對于藥物的敏感度還是比較低,胎兒對于受到藥物的影響比較小。
4. 有疑惑的準媽媽們定期做好產檢,只要產檢正常就沒有太大的問題。
健康小貼士
新冠疫情令人憂,虛假謠言滿街走。
著涼感冒真難受,服下頭孢治咳嗽!
網上信息涼颼颼,嗑藥傷胎小命休?
幸得捉謠平臺在,指點迷津懟胡謅。
產前檢查要牢記,迎接新生樂悠悠。
作者介紹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