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場“電影皇后”評選扯出的民國流量女星恩怨記
原創 叁六 藍小姐和黃小姐 收錄于話題#扯白 / 小八 / 學術186個
第33屆金雞獎開幕了,最佳女主角的提名里,有實力派的任素汐、周冬雨,也有新出道的周也、張熙然。

其實每一年,大家都在爭獎項。
在圈里混的每一個人都挺在乎得獎的,沒有名氣的,希望借獎項得到曝光,這相當于一個亮相的舞臺,有名的呢,更渴望得借獎項得到專業上的肯定。
當年如日中天的范冰冰要去拍又費神又費力又不掙錢的各種文藝片,無非也就是想要爭口氣,讓圈子里一眾嘲笑她沒有演技的人知道她也是有演技的人……




其實,“得獎”這件事,不只是現今演藝圈存在的現象,它還能源遠流長追溯到100年前的民國。
那時票選出的“電影皇后們”,因為各種原因受到追捧與喜愛從而得了獎,也因為得獎出名后又各自經歷了許多。

1926年上海《新世界》雜志社舉辦第一屆“電影皇后”評選,成為民國首位“人氣女星”的是張織云。

若是再早個兩三年,張織云是斷不敢想象會有這般風光的。畢竟小姑娘那時還只是個身世孤苦,因喪親而寄人籬下的“滬漂”。
1924年,大中華影片公司成立,張織云人生的轉機也隨之而來。
作為招考到的佼佼者,張織云一進大中華公司,就拿到了開業片《人心》的主角。

雖然主演里只張織云一個是沒經驗沒靠山的。但除開長得好、性格好,她還很能吃苦。這就不一樣了,美而不驕會有種別樣的反差魅力。
于是那年22歲濃眉大眼的攝影師卜萬蒼,就在自己那部法國百代出品的敵佛萊手搖攝影機后面,被鏡頭里的張織云迷住了。小半年的時間拍完片子,張織云和卜萬蒼兩人就公開出雙入對,成了同居的情侶。


在大中華公司演完第二部《戰功》后,小有名氣的張織云隔年就被挖到了業內比較穩定的明星影片公司。其實很多時候演員的走紅,除了靠自己,還要靠編劇、導演、攝影等諸多幕后工作人員。萬事俱備才能順風順水。而這些,張織云恰好都趕上了。

1925年,初到明星公司的張織云出演了包天笑創作的《可憐的閨女》,以及明星公司的重頭戲《新人的家庭》。《新人的家庭》上映時連演三天,場場爆滿,張織云也因此成了當紅明星。
而后在《空谷蘭》里一人分飾陶韌珠和翠兒兩角,考驗演技的時候到了。最終,這部片子以13余萬的驚天票房讓22歲的張織云坐上了“電影皇后”的寶座。

1926年,在新世界游樂場舉辦的為期一月的電影博覽會上,張織云以2146票在35家電影公司的數百位女明星中,拔得頭籌。

可不要小看這只有四位的票數。畢竟那時,如果你想要為喜愛的女明星打call,不僅要在指定的時間里投票,還得實打實去現場觀影。這一來,本就因戲當紅的張織云趁熱打鐵,成了眾人追捧的對象。
1931年,蔣信桓在《影戲生活》上發表文章追懷張織云的演技:
“她那圓圓的臉兒和那一副脈脈含情,慣會賺人眼淚的秋波,極其善于傳情。她扮《可憐的閨女》女主角,在旅館里癡等了六個小時,面部便有六種不同的表情。”

其實吧,倒也不見得張織云演技就有多出神入化,但就是贏在這些片子的角色都選的好,楚楚可憐讓觀眾心生憐惜。
張織云這一走紅,不僅隔三差五玉照上頭條;還吸引到了富婆——明星公司幕后土豪李老板(李應生)喜歡追星的太太——的關注。李太太非常愉快的成日帶張織云出入上海灘各大高級娛樂場所,結識達官顯貴、名媛海歸。

但就是這樣風光無二的人生,也會突然間就高峰斷崖了。
在游走高級娛樂場時,張織云遇上了同是廣州老鄉的唐季珊。對的,就是那個后來跟阮玲玉有糾葛的“渣男”。唐老板在見到張織云后,驚為天人,完全忘了自己已婚人士的身份,一頓窮追猛打。

1927年,在張織云和卜萬蒼平分手后,唐季珊就帶著她去了美國結婚,順帶給自家的海外茶葉生意做宣傳。

如果要為張織云日后的諸多不如意找個源頭,大概這次的暫別影壇就是她此生做過的最不明智的決定。因為這個世界上是有那么一些男人,他們只是意在征服,一旦他們得到了,那東西就沒有價值了。

在國外,好萊塢她呆不下;想回國,有聲片時代的到來對國語不好的她來說無疑又是極大的打擊。待到唐季珊拋棄她,轉頭愛慕上22歲的阮玲玉,張織云再想重回影壇已經很難了。
哪怕明星公司以她“被唐季珊拋棄”這段大眾關注度頗高的隱私拍了影片《失戀》,還由她本人出演,都沒能再度挽回已經失去的人氣。

但是想要因為愛情而果斷放棄事業,可就千萬得認真考量好自己的意志夠不夠堅定,有無辦法就算云端跌落還能再爬起來。

還記得張織云那輛紫紅色的大轎車么?羨慕吧。
然而比她更讓人羨慕的,是那一屆電影皇后的第二名:楊耐梅。
因為她也有車,還是一輛美國雪佛蘭轎車,據說還是上海女界第一人。果然自古攀比的邏輯就是:人有我也有,人無我還有。
而且吧,這楊耐梅有一段時間的人氣飆升,還受益于跟心上人雙宿雙飛的張織云。
因為張織云得獎后的第二年就同大茶商唐季珊在一起了。這事兒被好事的小報記者拿來做文章,于是有傳言就說張織云的冠軍是唐季珊散錢買來的。那要是冠軍做了假,本該得獎的豈不是屈居人后的亞軍——楊耐梅?
于是吃瓜群眾們內心油然而生同情心和正義感,給了楊耐梅絕不亞于當年冠軍的人氣支持。當然,那時的楊耐梅已經是上海灘的“第一艷星”。若是算出道時間,她還比張織云早一年。

當年明星公司拍《玉梨魂》的時候,找不到適合演女二的演員,老板鄭正秋突然想起之前經常來影棚看戲,還對自己毛遂自薦的一個漂亮小姑娘倒是挺不錯。
而這個角色本就是個驕縱美艷的富家女形象,楊耐梅也算是本色出演。不過難能可貴的是,她放得開,一點兒不懼鏡頭。再加上那時候這種路線的女星很少,于是“楊耐梅”的名字在上海灘一炮打響。

不僅電影受追捧,就連日常生活、穿戴打扮、為人處世都成了當時時髦女性,乃至女明星的效仿對象。

“……南京路的先施和永安、外灘的惠羅公司的最新女性用品,耐梅總是第一個顧客,幾家著名的服裝公司,更因耐梅的光臨而生意興隆。耐梅的服裝樣式是新奇的,發型是新奇的,這亦正如前幾年赫本型頭發為人效仿一樣,而衣飾的標新立異,更助長了明星的艷名。”
說來因她新奇服飾而帶來的困擾真是不少。記得有一次,她穿了一身新設計的珠光閃閃的衣服,邀我和湯杰幾個人去卡爾登跳舞,一進舞廳便使所有女客投以驚羨的眼光,男客們更為她綽約的風姿所眩感。我和湯杰雖已是老主顧,但在眾目所視的局面下也弄得很窘,而耐梅卻以眾人的驚羨感到驕傲和滿足。”
——龔稼農,《龔稼農從影回憶錄》
1924-1926年,楊耐梅拍了十余部電影,事業上順風順水,花紅柳綠的生活也不見有影響。楊耐梅本就是愛玩的性子,在《良心復活》(改編自托爾斯泰的《復活》,編劇包天笑,導演卜萬蒼)劇組遇到人稱“熒幕情人”的朱飛后,甚為投緣,兩人從此出雙入對。


后來楊耐梅還自己開公司、操刀拍攝電影,就是后來那部票房頗豐的《奇女子》。

雖然當時她已經有了不少積蓄,朱飛也是有錢公子哥,可比起開影片公司需要的資金,遠遠不夠。不過美女明星的優勢就是,機會總是會比尋常人多那么一點兩點的。
這邊楊耐梅正為開公司籌款發愁,那邊山東軍閥張宗昌已經慕名派特使南下接人了。再聽說大明星要開公司,缺錢,當即提出可以幫忙籌款。
本來楊耐梅覺得這趟要是跟去了濟南,十有八九是被扣了當壓寨夫人,劃不來犯險。但若是可以借張宗昌的手籌備夠開公司的錢,那這個險也是可以考慮冒一冒的。

就這樣,楊耐梅孤身如虎口,又憑著天時地利全身而退,還籌夠了開公司的經費。“確使影業界人士驚服其膽識之余,稱贊她神通廣大了。”

但是啊,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樣一位出身優渥,顏值演技都在線,性格還如此特立獨行的女明星,人生最后的最后,卻是栽倒一個字上——窮。
由于從小到大家境富裕,對于金錢從沒有規劃。自己開公司后更是華貴服裝,精美珠寶,豪華盛宴,生活極度奢侈。
“耐梅影片公司成立之后,即購進金神父的豪宅和一部新式卡達立克牌轎車,添雇傭人,飼養馬匹狼犬,真是傲視群星,闊極一時。”
——龔稼農,《龔稼農從影回憶錄》
如此浩大的開支,加上賭博、吸煙后無心拍片,“奇女子”開始入不敷出,而后捉襟見肘,最終債臺高筑,連自己一手開起來的公司都被迫要關門。

萬幸是她比張織云幸運,她還有個富商父親,還有個心心念念著要娶她的世交后生陳君景。
浮沉到頭,楊耐梅被接二連三的挫敗打擊得有些怵,大改從前的作風,嫁了一心欣賞她藝術才華,緊要關頭幫過難關的陳君景,當起了相夫教子的主婦。

所以啊,就算口銜金匙,身懷絕技,有著人生贏家的牌面,也得悠著點打。畢竟這錢,掙起來沒個邊兒,花起來也同樣沒個邊兒。風光大半輩子,到最后了還要讓自己吃些不必要的苦,何苦來哉。

第一屆“電影皇后”選出了張織云,后來因著唐季珊的關系,被人懷疑是有暗箱操作。到了第二屆“電影皇后”選舉,這個傳言直接被坐實了。
而這位暗箱操作來的“老板娘皇后”,就是陳玉梅。
那時候,民國電影市場的競爭相當激烈。第一屆的“電影皇后”出自明星公司,同行的天一影片公司就想在第二屆的票選中力捧自己的女明星當皇后。于是就想到了一招兒:花錢收購三分之二的登載選票的雜志,再全填上陳玉梅的名字。

當然,找太太當外援這件事兒,也不是無先例可循的。
1914年的時候,風氣還未開化,亞細亞影業公司要拍攝《莊子試妻》但找不到女演員,與之合作的人我鏡劇社的主事黎民偉就讓妻子嚴珊珊飾演“侍女”一角,自己則在劇中反串“莊子之妻”。

當時天一公司老板邵醉翁認真地想了想,要捧角,還得捧個不跳槽的,那唯一人選就是自己的太太——陳玉梅。





但是吧,除了必要的社會形象維護外,人家畢竟也是電影公司老板娘,民國向太好么,那也是有品味更有本錢走時尚路線的。

當明星的話,這樣未免是糊了點;但作為老板娘,這名聲沒那么大倒算個優勢,畢竟不會無端招黑。
除了演戲外,陳玉梅唱歌是很好聽的。每當影戲院放她演的電影時,就會在放映前往銀幕上打出“儉約明星”、“催眠姑娘”等字樣,并播放她唱的歌曲唱片。

直到1934年到香港之后,陳玉梅即告別銀幕,安心相夫教子。以后,她除了在邵氏的《丹鳳朝陽》、《水晶心》等幾部電影中擔任過配音以外,在香港一直低調生活。人們也就很少關注她了,大陸的觀眾就更不知道她的信息了。
1985年,陳玉梅在香港去世,終年75歲。

講真,民國時期的女星很少能夠紅顏不薄命,一是她們的事業特別脆弱,一碰就碎。
那個時代,女性出來工作本來就需要極大的勇氣,當電影明星更是朝不保夕的職業,而且電影進入有聲時代確實對當時影壇一批國語不好的明星造成極大影響,像張織云、楊耐梅就是其中之二。曾經的一代當紅默片女星如今不能拍片,就被時代拋棄了,只有阮玲玉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可惜,阮玲玉本人也被渣男唐季珊害得不輕,枉送了姓命 。



“余衷想前世,如春夢一場,甚思同業后輩,以余為借鑒,得意時切要留做后步,為老年時作計算。”
“人氣明星“很少有長青的。
它和萬事萬物一樣,聚有因,散有因。重要的是,被籠在“流量”中的人得弄清楚哪些是可以倚靠的,哪些是人為可以把握的,哪些又是得看開放下、順其自然的。
要活下去,就得有一顆強大的心臟以及勢必要活下去的堅強意志。
當然,還有能真正認識自己和直面生活真相勇氣。
名與利這種東西,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這樣一想,人會平靜很多了。


?? 參考文獻及圖片來源:上海圖書館報刊數據庫
原標題:《學術||一場“電影皇后”評選扯出的民國流量女星恩怨記》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