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35萬留守兒童筑夢,畢業后公益基金獲國家級金獎
為國內偏遠地區鄉村小學
建立1535間公益圖書室
捐贈了課外讀物達250萬冊
鼓舞著全國約40萬的青年志愿者
為35萬留守兒童筑夢
一個個數字的背后是
畢業后公益基金
全國金獎花落白云
近日,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在華南理工大學落幕。“畢業后公益基金——關愛留守兒童,賦能鄉村教育”項目在全球117個國家和地區、4186所學校的147萬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公益組金獎。

畢業后公益基金
扎根白云區四年多
是白云區第39個青年之家
也是全區首個
在專業公益機構成立的青年之家站點

畢業后公益基金
畢業后公益基金聚焦鄉村留守兒童教育資源匱乏和留守孤獨困境兩大難題,開創“中國留守兒童精準關愛體系”解決方案。

主要依托線下智慧素養教育空間、線上智慧陪伴平臺、陪伴式關愛活動三大關愛載體,構建在校、在地、云端社會陪伴生態圈,輸出素養教育、心智教育、成長檔案、輔導員結對陪伴、大學生云陪伴、關愛服務基金六大核心產品服務,實現留守兒童素養提升和心靈關懷困境同步解決,賦能鄉村教育,助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據統計:
畢業后公益基金五年累計聯合75位知名藝人、365家知名企業、1000余家明星粉絲團、40萬志愿者、110萬愛心人士撬動1億公益價值,為國內28個省份的1535所偏遠地區鄉村小學,建立圖書室、科技館、美術館、音樂館,并實施相關配套服務,有效助力35萬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背后的故事

畢業后公益基金發起人是1996年出生的云南小伙劉楠鑫,他回憶說,自己從小生活在邊遠山區,2014年考上廣州大學,在見識到大學圖書館的宏偉壯觀之后,他一直琢磨著能在自己家鄉的山村學校建立一所公益圖書館。在大學期間幾次小小的創業失敗后,想建公益圖書館的想法,在他心里愈加火熱。

▲成立之初的公益圖書室
說干就干,他帶著之前創業時組建的臨時團隊,選擇在離廣州較近的清遠佛岡縣,建立了第一個公益圖書館。
此后,劉楠鑫聯合廣州大學城其他6所高校,進行大型公益捐書倡議活動,并招募大量志愿者,活動影響拓展到全國更多的高校,全國志愿者人數達到40萬人左右。

同時他帶領畢業后團隊組織了一場名為“千圖計劃”的活動,號召全國大學生捐獻自己的閑置書籍,為邊遠山區農村、城鎮中小學搭建公益圖書室。
看到這種模式反響也很好后,畢業后團隊發起了新活動,由寒假返鄉大學生自籌書籍和資金在當地偏遠地區小學、鄉村建立公益圖書館。目前,“畢業后”已經建成1535間公益圖書室,其中有七成是由大學生籌建而成。


疫情期間,“畢業后”還為白云區轄內當時在居家隔離的青少年捐贈愛心圖書831本。

為了守護疫情中基層一線防疫工作者群體,“畢業后”團隊還聯結100多家社會力量積極發起了“防衛者守護行動”,短短兩周時間內獲得10343人次愛心支持,共計募集善款28萬元,累計為全國15個省(市、地區)的310個基層防疫工作站捐助防疫包與批量防疫物資。

劉楠鑫表示,獲獎既是肯定更是動力,接下來,將凝聚更多青年的力量,在助力鄉村教育和留守兒童成長的過程中,支持社區服務發展,為貧困家庭、困境青少年提供幫助,為更多青年志愿者提供公益實踐平臺。白云區青年之家畢業后公益基金站也將繼續聚焦實習就業創業、學習成長與公益志愿、基礎團務等內容,通過發揮“畢業后”的公益優勢,帶動更多的公益血液融入到志愿服務與創新創業上來,為白云區廣大青少年提供貼心服務。

▲劉楠鑫
他們是一群平凡的年輕人
更是一群帶著善良的年輕人
好樣的!“畢業后”

------------往期推薦------------
12月5日激情開跑!“云 · 動”白云區鄉村半程馬拉松開始報名啦~

文 | 全碧芳 青春白云 白云融媒往期
通訊員 | 梁毅
原標題:《為35萬留守兒童筑夢,畢業后公益基金獲國家級金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