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文昌發射場成中國探月新母港,為何選在文昌發“嫦五”?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文昌發射場成為繼西昌發射場之后的中國探月新母港,海南文昌航天產業也邁上新起點。
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開始以來,首次選擇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發射任務。目前我國共有文昌航天發射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和太原衛星發射中心4個發射場。
與其他發射場相比,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總工程師鐘文安表示,文昌航天發射場緯度低、發射效費比高,同等條件下能夠使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提升15%以上。“再有,這里海運便捷,能夠解決鐵路、公路和空運對大尺寸火箭運輸的限制。”
長征五號是我國目前起飛規模最大、運載能力最強、技術跨度最大的低溫運載火箭,起飛重量超800噸,高度超50米,是8.2噸重的嫦娥五號的最佳搭檔。我國四大發射場中,能執行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射任務的只有文昌發射場。
相比以往發射“嫦娥”的長三甲系列火箭,長征五號所需的液氫加注量是原來的10倍,液氧加注量更是將近50倍之多,這是我國探月工程有史以來使用低溫推進劑規模最大的一次。
但低溫推進劑的大量使用也帶來發射場運行和管理操作的重大風險,對保障能力提出了直接挑戰。針對大規模使用低溫推進帶來的重大風險,文昌發射場建有國內體量最大、最復雜的低溫加注系統,還自主研發了液氫和液氧加注控制軟件。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任、嫦娥五號任務發射場區指揮部指揮長張學宇表示,嫦娥五號的任務完成對發射場來講是全面檢驗了一期建設能力,充分挖掘了文昌發射場并行高密度的航天發射測試能力。
嫦娥五號任務也為文昌發射場的二期建設以及后續職能拓展和能力提升拉開了帷幕。文昌發射場接下來將重點進行中國空間站和載人探月的建設任務。
對即將啟動的載人探月工程、重型火箭的發展,張學宇表示,要及早起步、論證和開始建設,逐步使文昌發射場形成重型、大型、中型火箭梯次銜接、能力提升的格局,為我國深空探測、行星探測、低軌互聯網和空間站建設甚至未來可能的巨星座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隨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海南文昌航天產業也邁上新起點。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局長韓勇說,海南省充分發揮海南自貿港政策優勢和發射場主場優勢,將文昌國際航天城列為海南自貿港11個重點園區及海陸空三大科技城之一,在政策資金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目前,文昌國際航天城正在編制航天城的戰略規劃和建設規劃,成立了管理局和開發建設平臺公司,規劃了面積12平方公里的起步區,重點發展火箭衛星研制、航天地面設施研制、航天數據應用、航天教育培訓等產業,此外加快推進路網公用設施、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吳艷華表示,國家航天局將進一步持續加大對航天產業和太空經濟的支持力度,鼓勵更多優質項目落地海南,建設以航天高端產品研發制造、空間大數據、空間信息應用為代表的產業集群。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