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微軟與小冰究竟是什么關系:戰略合作打造AI+云本地創新
11月24日,微軟中國&小冰戰略合作發布會舉行。會上,小冰公司董事長、原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博士透露,從微軟獨立后小冰公司已經完成數億元PreA輪融資,并對兩位參與投資的好友,北極光創投創始管理合伙人鄧鋒、網易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丁磊表示了感謝。
同時,沈向洋也宣布,11月23日,小冰中標了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重點項目: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視覺評分系統,這也是人工智能在全球經濟類體育領域中的首個系統化落地成果。
此次發布會上,微軟中國與小冰公司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面向廣大ToB重點行業客戶,聯合推出一系列人工智能+云計算商業化解決方案。首批微軟和小冰共同聯合推出的解決方案將覆蓋人工智能金融、人工智能汽車及人工智能內容生產等三個垂直領域。

微軟公司副總裁、微軟中國區首席運營官鄒作基(左)、小冰公司首席執行官、原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李笛(中)和小冰公司董事長、原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博士(右)共同現身啟動儀式,開啟微軟中國與小冰公司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深入本地創新的合作理念
談到小冰和微軟的合作,微軟公司副總裁、微軟中國區首席運營官鄒作基介紹,小冰的框架會緊密地跟微軟智能云結合在一起,這當中涉及到三個方面:微軟云計算服務Azure、微軟企業生產力解決方案Modern Workplace,和微軟企業Sass級應用Dynamics。鄒作基表示,“微軟搭建一個科技平臺,小冰在中間也是一個科技貢獻者,是平臺里面的一個重要依靠。”
小冰與微軟的合作理念,則是為了把本地創新做的更深入。
沈向洋介紹,過往如果想要做全球性的產品,一般會選擇一個主戰場,做出來以后才可以覆蓋全世界所有的地方。以往這么多年的創新主戰場都在美國,美國先做出來,然后再覆蓋其他國家,這樣會比較有效率。
“但中國這個市場非常特別,”沈向洋介紹,“你可以看到,過去十年,中國的IT互聯網行業涌現出了一批非常優秀的中國企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市場足夠龐大,現在已經有很多做得很好的了,我們更加希望未來中國了不起的產品也可以走向世界。”
沈向洋介紹,微軟這些年來一直在探索如何在中國市場做的更多,這也是當年微軟推出了小冰產品線的原因,小冰在中國、日本都做的相當不錯,但這條產品線還沒有走向世界,比如歐洲和美國。
因此,讓小冰和微軟聯合,打造一個“AI+云”的本地創新,是小冰選擇的新道路。
小冰與微軟究竟是什么關系
實際上,小冰與微軟Azure云服務的合作從2018年就已經開始試水,為Azure提供具體應用(application)。
小冰公司首席執行官、原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李笛描述了小冰和微軟的關聯,并表示,“小冰和微軟的合作是雙贏的”。
微軟可以給小冰提供企業級客戶。李笛介紹,“微軟本身在toB領域就擁有非常強的大體系,不僅強在客戶上,也強在對客戶的洞察和經驗上,還強在完整的結構上。而小冰是一個創業公司,創業公司達不到微軟40多年積累的經驗。”
另外,小冰能為微軟提供什么呢,李笛認為,是小冰和微軟云服務結合起來之后更深入、更直接的應用層服務能力,這也是微軟所需要的。
“今天我們和微軟做的很多商業化解決方案,我們特別強調差異化。”李笛介紹,“我們不希望給客戶提供的仍然是人工智能的一系列能力,仍然是各種API你去調用,我們希望提供的是和云結合起來以后,會更深入、更直接的提供應用層的服務能力。”
小冰獨立后更便于拓展市場
既然仍在和微軟深度合作,那么自2020年7月從微軟獨立后,小冰獲得了哪些好處?
原因也不難推測,從微軟獨立更有利于小冰在商業、市場領域的拓展。
李笛介紹,與同行業的創業公司營銷費用占最大比重不同,小冰三分之二的成本都是云,因為交互量很大,占全球60%,其次是大量研發人員的人力成本。由于小冰一直屬于研發機構,市場推廣很少,獨立后才“大手筆”投入了一個6萬元的廣告。國內的同行業者,尤其是創業公司對市場營銷的投入往往是最大的,其次才是人力成本。
李笛表示:“我們以前在技術、產品方面比較有自信,現在我們也可以進行運營模式創新,所以這個區別特別大。”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