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張一山是油了,但有得救
原創 毒Sir Sir電影
新版《鹿鼎記》在眾人群嘲下獲得新稱謂——
猴戲。

前兩天導演回應爭議了:
論演技,在迄今為止所有版本的韋小寶序列中,張一山也是頂級。
△ 資料來源:微博@新浪娛樂
不說則已。
既然說,就說清楚張一山演技究竟怎么了。
簡單概括就是四個字:
未老先油。
01
《鹿鼎記》翻車都是張一山的鍋嗎?
不是。
韋小寶的猴靈猴現,根本上,是整個劇立意出了偏差。
原著中,韋小寶出場是個十二三歲的孩子,長著一張標準娃娃臉。
書中有一個段落是說,韋小寶被胖頭陀帶到神龍島,被誤以為是胖頭陀的私生子。
一個少女笑道:“胖頭陀,這小孩是你的私生子么?”說著在韋小寶頰上捏了一把。胖頭陀道:“姑娘取笑了。這小孩是教主他老人家特旨呼召,有要緊事情問他?!绷硪粋€圓臉少女捏了一下韋小寶的右頰,笑道:“瞧這娃娃相貌,定是胖頭陀的私生兒,你賴也賴不掉的?!?/p>
從“孩子氣”這個思路選角選到張一山,可以理解。
但韋小寶又不是純“傻”和“滑稽”。
這兩個雷區,黃曉明版踩中了前者,張一山版踩中了后者。


因為看上去幼稚可愛,所以讓人沒有防備,總能扮豬吃老虎。
韋小寶耍賤,也不是因為他生性賤。
而是以最接地氣的市井手段,成功上位,調侃廟堂與江湖。
這個人物,是最不需要“寫意”地去演的,反而以最煙火氣的方式去演,才能打動人。
金庸先生生前認可過的兩個韋小寶,一是周星馳,二是梁朝偉。
他們從外形上都更貼近娃娃面相。


你看不到他的小算盤,只有一個為耍寶而來的工具人。
張一山談過《鹿鼎記》的創作思路,他說這一版韋小寶最大的幾個關鍵詞是:
可愛、童趣、搞笑、卡通。


舉個例子。
張一山版韋小寶,放大了這個人物身上的“賤”。
表達得意,就大搖大擺地走路。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表情?
在劇中沒有合理的動機,完全就是為了博觀眾一笑,可不就成了耍寶的猴戲嘛。
02
張一山的演技,都是被《鹿鼎記》拖下水的嗎?
也不是。
在《鹿鼎記》之前,油光已經浮現,只是還沒有成為現象級的災難現場。
準備好接受視覺洗禮——
3。
2。
1。



張一山演一個共產黨的潛伏人員。
一個地下工作者,是需要內心穩重,并具備多副面孔的。
他怎么表達沉穩?
面無表情。

咬緊后槽牙。


因為他不管做什么,都沒法成功讓人相信,他是個地下工作者。
只感覺是哪家的孩子偷穿了爸爸的制服。

《家有兒女》的劉星,以古靈精怪的形象深入人心。

他也演過比較“成人”的劇。
但人設,都是成熟穩重的對立面。
《余罪》里他是刺頭警察。



但至今,他沒有很好地演繹過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成年角色”。
到了《鹿鼎記》,短板終于徹底暴露。
韋小寶是一個外表幼稚可愛,內里精明老成的矛盾體。
而張一山的韋小寶。
心理年齡未成年,外表卻是老氣橫秋。

更關鍵的是他的故意夸張、賣丑、做效果……
這種演法,給人的感覺更像是——
丑角。
離孩子相去甚遠。
倒更像是一個小老頭。


張一山怎么不靈了?
哪怕張一山不是成熟的演技派,他的表演也是以生動靈活著稱的。
《家有兒女》里那個古靈精怪的劉星就不用說了。
《余罪》里,他連腳指頭都活靈活現。


過六分已經是萬幸。(《古田軍號》6.7、《殺寇決》6.5)
更多的是這樣——
討薪打工人誤做奶爸的《尋寶鬧翻天》,電影學院老師和學生戀愛的定情作《一紙婚約》,富二代的離奇冒險記《奪路而逃》……



張一山的面部表情好像有個開關,導演一喊action就嘩嘩往外冒。

而是赤裸裸的多余和煩人。
沒有了青春的少年氣。
只散發出一種,中年人搓了通宵麻將之后,上了頭的亢奮與精疲力竭。
和《鹿鼎記》中一樣——
你看他五官挪移,擠眉弄眼。
但神奇的是,他竟然能把眼睛瞪得這么大,同時眼神里卻空洞無物。

在Sir看來,張一山的表演是在逃避。
逃避的是荒唐的劇本,逃避言不由衷的臺詞,逃避眼前不堪入目的一切。
所以他假裝在張望,其實什么也不想看到。
他依然賣力地奉上表演效果。
但已經無法相信自己表演的人物,眼神里也必然失去了靈動與真誠。
再也做不到——
好的喜劇恰恰要有對日常的細致洞察,再將那份生活感融入表演中。
張一山曾經分享過,說自己從《家有兒女》劇組宋丹丹和高亞麟身上,學到了表演的第一課就是:
說人話,自然,別做作。

他需要的,是擺脫用力而多余的表演。
千萬不要把我當特好的演員
因為我也有演不好的時候

因為“好演員要懂得生活”。
你要想做一個演員的話,你就首先得做好沒法成為明星的準備。演員的人生很可悲,你永遠在每一個人的人生、每一個角色里跳進跳出,是一件挺累的事,挺折磨精神的事。
慢一點。
想清楚。
過去的表演,是今天這副面目嗎?
Sir依然記得余罪很有“爆發力”的一幕——
余罪誘導自己曾經的老大招供,縱使對方是個壞事做盡的毒販頭子,可他也是拿他當真兄弟的大哥。
所以余罪舍不得他死。
張一山是怎么表現這份“舍不得”?
一個詞概括,克制。
控制住洶涌的情感,眼睛泛紅了也強忍住眼淚,循循勸導,話說一半就哽咽了。

不賣弄。
才能讓人感動啊。


編輯助理:布拉德特皮
原標題:《張一山是油了,但有得救》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