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界第一宅女:富可敵國,卻選擇宅在家里幾十年
原創(chuàng) 周刊作者團 世界華人周刊 收錄于話題#周刊人物志98#周刊國際范74

作者:喻汀
還記得今年年初宅在家里的滋味嗎?
對于普通人來說,幾個月不出門可能會憋瘋,幾十年不出門更是不可能的事。
但在世界上還真有這么一個人,幾十年都沒怎么出過家門,直到104歲去世。
她被稱為世界第一宅女,她的名字叫做胡格特·克拉克(Huguette Clark)。
她含著金湯匙出生,她是20世紀(jì)美國最富有的女人之一,她身體健康、面容姣好,是什么原因讓她甘當(dāng)宅女呢?


2009年,普利策獎獲得者比爾·德德曼(Bill Dedman)在查閱房產(chǎn)資料時,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座占地23英畝(9.3萬平方米),富麗堂皇卻沒人居住的莊園。
這個莊園已經(jīng)閑置了近半個世紀(jì),卻有園丁打掃看護,光是維護費每個月就要4萬美元。
在莊園里,他發(fā)現(xiàn)所有東西都完好無損,價值連城,其中還有一輛1933年的克萊斯勒皇家敞篷車,和一輛1933年的黑色凱迪拉克,都是老古董級別。

德德曼對這個神秘的女人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幾經(jīng)輾轉(zhuǎn),他聯(lián)系到了胡格特的表弟紐威,也是為數(shù)不多的與她還有聯(lián)系的親戚之一。
之后在紐威的幫助下,兩人合著了暢銷書《空屋》,講述了一個才華橫溢、富可敵國的女人,是如何自愿離開塵世、與世隔絕的。

胡格特的故事就這樣開啟了。
她是典型的富家千金,1906出生于法國巴黎。
父親威廉·A·克拉克是美國著名的銅礦大王,憑借著開采銅礦,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也成為鍍金時代(Gilded Age)最富有的人之一,與洛克菲勒家族并駕齊驅(qū)。

克拉克的第一任妻子凱特于1893年去世,留給他4個成年子女。
1901年,他迎娶了比自己小40歲的第二任妻子安娜,也就是胡格特的母親。
婚后兩人生了兩個女兒,分別是安德烈和胡格特。
作為家中最小的女兒,胡格特從小就受到全家人的寵愛。

1907年,小胡格特和跟隨父母和姐姐搬到了紐約。
他們住在紐約第五大道的一座大房子里,四口之家擁有121個房間、4個美術(shù)館。
家中收藏著法國路易十六家具、羅丹的大理石雕塑,以及美國最宏偉的歐洲繪畫、蕾絲和掛毯,極盡奢華之能事。


年長4歲的姐姐安德烈,對胡格特也是寵愛有加,聽她訴說少女的心事,分擔(dān)小小的煩惱。

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胡格特,生活就如童話般美好。
一家人和和美美,整整齊齊,衣食無憂,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
然而,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都早已在暗中標(biāo)好了價格。


如果說前13年,胡格特的人生一直生活在家人精心編織的童話中,那么接下來就迎來了夢碎的時刻。
1919年,在17歲生日的前一周,姐姐安德烈死于腦膜炎,那一年,胡格特13歲。
失去了最愛的姐姐,胡格特的心好像被戳破了一個洞,不再完整。

然后,厄運接踵而至,6年后,年邁的父親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父親死后,母親得到了圣芭芭拉莊園,也就是文章開頭的那座莊園。
胡格特和四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姐姐,則繼承了高達3億美元(相當(dāng)于今天的36億美元)的巨額遺產(chǎn)。

威廉畢業(yè)于普林斯頓大學(xué)法律系,曾為胡格特的父親打工,當(dāng)時只是一個普通小職員。
盡管門不當(dāng)戶不對,胡格特還是無可救藥地愛上了他,并在2年后,不顧家人反對,義無反顧地下嫁給了他。

這段不被世人看好的婚姻只維持了2年,離婚時,丈夫還獅子大張口,要走了巨額離婚補償費。
1930年,心灰意冷的胡格特將自己關(guān)在了紐約的豪華公寓中,過起了與世隔絕的生活。

站在房間里,可以俯瞰整個中央公園。只要出門,就可以漫步中央公園,但人們卻從未見過胡格特的身影。
或許是為了轉(zhuǎn)移注意力,胡格特把自己的精力都用到了收藏珍品上。

她收藏了無數(shù)珍貴藝術(shù)品,包括莫奈、塞尚、雷諾阿、凡·高的畫作,大量珍貴的樂器、瓷器、古董,還有她最愛的娃娃。

但對于胡格特來說,再多的財富又如何?

宅在家中并非無事可做,胡格特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繪畫、藝術(shù)和收集各種古董上。


她的畫作充滿了日本元素,日本女性、和服、櫻花都是她筆下的常客。


別以為宅女不干正事兒,就算足不出戶,她也憑借自己的智慧賺得盆滿缽滿。
她先后投資了多處房產(chǎn),遍布鄉(xiāng)村、山區(qū)、海濱等度假勝地,但她本人卻一天也沒有住過。
她的房子很大,世界卻很小。1963年,當(dāng)她的母親去世后,她的世界就變得更小了。

舊車停在車庫里,墻上掛著姐姐16歲時的畫像,一切都還像曾經(jīng)一樣。就好像父親、母親、姐姐都還在。
一位園丁回憶說:“這一切都很完美,就好像主人只是剛剛離開,去度周末了。”
不惜花重金,也要保留家人的痕跡,我們可以看到她內(nèi)心深邃的孤寂。
只是物是人非,一切終究是鏡花水月。
雖然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但于她而言都毫無意義。
1964年,她捐出了莊園附近的大片土地,用于美國童子軍營地的建設(shè)。

1991年,胡格特患上了癌癥,她離開了豪華公寓,住進了曼哈頓的醫(yī)院。盡管后來抗癌成功,但在接下來的20年里,她再也沒有離開那間有些簡陋的病房。
她沒有子女,也拒絕親戚來看她。她為人慷慨,她將自己的財富用來做慈善,奉獻給藝術(shù),并為朋友和陌生人買昂貴的禮物。
幾十年來,大樓的工作人員也只見過她幾次,據(jù)描述,那是一個瘦弱的婦人,躲在陰暗的角落里。
2011年,胡格特孤獨地走完了她漫長的一生,離她105歲生日只有兩個星期。

但根據(jù)胡格特生前的遺囑,大部分捐給了慈善機構(gòu)。包括圣芭芭拉莊園,大部分藝術(shù)藏品、樂器和稀有書籍都將捐給一個基金會,用于藝術(shù)事業(yè)。
剩下的,100萬美元贈給醫(yī)院,50萬美元留給她的助理,10萬美元送給她的醫(yī)生。

或許,別人看來富貴安逸的一生,其實是她最大的不快樂。
如果你這么有錢,會選擇宅在家里嗎?
◇ 參考資料
1. The Clarks | an American story of wealth, scandal and mystery
2. Reclusive Heiress's Mansion Uninhabited and Frozen in Time for 60 Years Finally Revealed
3. Huguette Clark Splits $400 Million Fortune Between Charity - and Her Nurse
原標(biāo)題:《世界第一宅女:富可敵國,卻選擇宅在家里幾十年》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