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啥?李白也寫過凡爾賽文學?
原創 覓渡君 博物館丨看展覽
最近這些天,幾乎所有人都(被迫)上了一門“凡爾賽文學”課。
在掌握了“先抑后揚、明貶暗褒+自問自答+第三人稱視角”這三個(并不)簡單的技巧之后,有網友發起了#凡爾賽文學模仿大賽#。
大家一人一句,玩兒得不亦樂乎。


比如屈原,他在《離騷》中說:
“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
這話就像是在發朋友圈“吐槽”:

好多女生都愛用“妖艷”來形容我,哎!我可太冤了。眉清目秀是父母給的,我又沒化妝。而且我都不愛打扮,只是用荷花菱葉做成衣裳穿,再搭一些蕙草和茝蘭,已經這么樸素了還要被說三道四,真是讓人無語
還有李白,他一輩子沒有打過工,整日游山玩水喝酒卻也不差錢,因為他是個正兒八經的富二代。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翻譯一下就是說:
李白
小時候見識少,不知道月亮叫月亮。只是看著它長得很像家里常用的白玉盤,然后就那么叫了。結果被人笑話了好一陣子,現在想起來都還有點不好意思呢……
聽聽聽聽,白玉盤在他家都是日常用具,哇塞不哇塞?
以及這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講得凡爾賽一點應該是這樣:
李白
最近對未來感到很迷茫,迷茫得都吃不下飯了。家里準備了清酒和一堆山珍海味,還用24K金的杯子跟和田玉的盤子裝,花里胡哨的,看著更沒胃口了……
再看他給粉絲汪倫的“To簽”:
“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這根本就是在說:

好煩啊,原本是私人行程,想要低調一點,也提前說了不要應援,不要禮物,心意我都收到了,可他非要給我開什么歡送會,搞得興師動眾的,真的很抱歉給大家添麻煩了~
嗯,確認過眼神,是一位老凡爾賽了。
白居易也在《達哉樂天行》中秀過一波家產:
“
……起來與爾畫生計,薄產處置有后先。先賣南坊十畝園,次賣東都五頃田。然后兼賣所居宅,仿佛獲緡二三千。半與爾充衣食費,半與吾供酒肉錢。吾今已年七十一,眼昏須白頭風眩。但恐此錢用不盡,即先朝露歸夜泉……
”
他仿佛是在說:

最近在學理財,先后拋售了南坊和東都的幾只地產股,還出手了一套房。賺的收益一半給媳婦兒買買買,一半自己喝酒吃肉。不過我今年都七十一了,真怕賺的這些錢花不完
必須得夸一句“凡力十足”。
雖然這幾位都有拿得出手的“凡學”作品,但只有晏殊才能被稱為“凡學鼻祖”。
晏殊雖然是平民出身,卻寫得一手賊有水平的炫富文。
前輩寇準的“老覺腰金重,慵便枕玉涼”他看不上;李慶孫寫的《富貴曲》他說人一副窮酸相,還說是真正的有錢人從來不會顯擺什么金啊玉的。
那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寫的:“樓臺側畔楊花過,簾幕中間燕子飛。”“梨花院落溶溶月,楊柳池塘淡淡風。”
也是,普通人家都忙著打工賺錢呢,哪有心情和時間看這些景致?
“
晏元獻公喜評詩,嘗曰:“老覺腰金重,慵便枕玉涼”,未是富貴語,不如“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此善言富貴者也。人皆以為知言。
——歐陽修《歸田錄》卷二
晏元獻公雖起田里,而文章富貴,出于天然。嘗覽李慶孫《富貴曲》云:“軸裝曲譜金書字,樹記花名玉篆牌。”公曰:“此乃乞兒相,未嘗諳富貴者。故余每吟詠富貴,不言金玉錦繡,而惟說其氣象。若‘樓臺側畔楊花過,簾幕中間燕子飛’;‘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之類是也。”故公自以此句語人曰:“窮兒家有這景致也無?
——吳處厚《青箱雜記》卷五
”
放在今天的語境里,他幾乎就是在說:

那些發朋友圈愛提私人飛機、高定限量之類的人實在是太膚淺了;暗戳戳地露出四葉草(LV)、山茶花(CHANEL)的更心機一點;但高級的說法應該是——“哎~好羨慕那些白手起家的人啊,靠自己的努力做出一番事業真是太厲害了。那天跟老爸說我也想創業,老爸甩給我5個億的啟動資金,讓我定個小目標,說先掙一個億,我太難了嚶嚶嚶……”
不過在他之前,石崇、王愷和隋煬帝炫過的富都能寫成“凡爾賽”的段子。

在別人家如廁完洗個手就好了,可在我們家還要洗臉換衣服才給出來,麻煩得不得了,而且一群人在外面等著實在是太有壓力了。
? 石崇
石崇:嗐,我這不是為了大家能呼吸到新鮮空氣嘛!
“
石崇廁,常有十余婢侍列,皆麗服藻飾。
——《世說新語·王敦如廁》
”

話說前些日子皇帝跟我說,有人送了他一種叫做火浣布的衣料,很是稀罕。后來他穿著來我家做客(顯擺),我抬眼一看——不是吧?這不是我家下人穿的那種衣服嗎?原來那種布料叫這個名字啊,學到了學到了
石崇和王愷曾以奢靡相比,這倆人的所作所為也可以換成凡爾賽式的表達。

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沒味道的水啊,我家的鍋都是用糖水洗的,我還以為所有的水都是甜的呢!
? 石崇
石崇:說出來不怕你笑話,我以前都不知道柴草也能用來燒火,我一直以為家里人開灶做飯用的都是蠟燭
那隋煬帝又是怎么跟外國領導人進行一番“凡爾賽”式會談的呢?
他是這么說的:

不知道你們那兒都有些什么好玩的,反正我們這里沒事兒就是聽曲兒看戲,夜里燈火通明。只不過偶爾這樣也就算了,年年月月都如此實在是太擾人清清凈了
“
帝以諸蕃酋長畢集洛陽,丁丑,于端門街盛陳百戲,戲場周圍五千步,執絲竹者萬八千人,聲聞數十里,自昏達旦,燈火光燭天地;終月而罷,所費巨萬。自是歲以為常。
——《資治通鑒·隋紀》
”
前人“凡里凡氣”的,后人也有樣學樣。
如果讓元載發表一通凡爾賽講話,他可能就會說:

現在送禮物流行送胡椒的嗎?我覺得那個味道太刺鼻了呀,朋友們送的胡椒多得家里都快裝不下了,還害得我每天都要打好幾十個噴嚏,真是搞不懂大家為什么要送這種東西
“
……籍其家,鐘乳五百兩,詔分賜中書、門下臺省官,胡椒至八百石,它物稱是……
——《新唐書·元載傳》
”
海上絲綢之路是唐代中外貿易的主通道,但經由海路進口的胡椒量有限,當時的貴族又很喜歡,所以價格很高。
公元777年,宰相元載因貪贓枉法被賜死,官府在查抄他的家產時搜出了800石(約等于64噸)胡椒。蘇軾的“胡椒八百斛,流落知為誰?”就是在說這件事。
楊貴妃則會說:

現在的年輕人都好棒啊,告白、求婚的時候在地上、床上灑玫瑰真的經濟實惠又浪漫。再看我家三郎,每次出個門兒都要讓人在路上弄些龍腦、郁金。說了他好多遍這樣太浪費了可就是不聽,真不懂這些直男是怎么想的
“
舊時人主所行,黃門先以藉地,上悉命去之。
——《舊唐書·宣宗本紀》
青錦地衣紅繡毯,盡鋪龍腦郁金香。
——花蕊夫人《宮詞》
”
《酉陽雜俎》中有載,龍腦香樹源自婆利國、波斯國,因從海外帶回且十分珍稀,人們又常將其和主宰大海的龍聯系起來而得此名。
龍腦可食用、可入藥,還可制香,唐玄宗曾賜予楊貴妃十枚“瑞龍腦”。
到了清代,知名富豪席氏、陶氏、季振宜和內務府大臣榮祿的事跡也都能作為凡爾賽文學的素材來源——

我發現我家老爺特別在心陶氏的話,比如那天他邀請陶氏來家里作客。陶氏只是隨口提了一句說我家的地板像宮殿一樣太大了,書房外的池塘里也少了點荷花。結果不到兩個時辰,他就讓人把地磚給換好了,還把池塘里種滿了荷花。這速度,比讓他給我買包都快

有次路過“絕秀班”碰見一個戲子,跟他閑聊的時候得知他們平常的伙食不是很好。于是我包了他們一百場戲,準備天天請他們吃風魚、火腿。可他們才吃了十來天就要走,我不明白,我幫他們改善生活了他們怎么還不樂意呢?
“
乾隆中江浙殷富至多……洞庭山富室尤多,席氏居首,而禾中王氏、江涇陶氏與之……一日陶至席所……席謂陶曰:“我所居有未盡善乎?”陶曰:“無他,惟大廳地磚,縱橫數尺類行宮之物,書室窗外池塘,欠荷芰耳。”席默然。兩時許,復邀過水榭,則已荷芰盈目,送客出廳事,地磚皆易為及尺矣……
偶至蘇,閱絕秀班,優者厭其村老,戲曰:“爾好觀,何不于家中演之?但日需風魚、火腿方下箸耳。”是時戲價需二百金,陶歸,遽定一百本,閉之廳事,使其自演,無人閱者。一日兩餐,舍風魚、火腿外無他物。十日后,諸伶大窘,乃謝過始罷禾中陶氏外……
——清 史料筆記《水窗春囈》
”

我這人穿衣服不講究,家里有那么幾件裘皮大衣,可這東西容易掉毛還不好保存。有一年梅雨過后,我怕它們起霉漚爛了就讓仆人拿出來曬曬,結果才拍沒幾下,就落了一地的紫貂毛、青狐毛、銀鼠毛、金豹毛,足足有三寸厚,質量也太差了點

怎么這么多人說我好看?可我明明長得那么普通,就常常自己搭配一些小飾物而已。還有啊,家里給我添置太多衣服了,還給編了號。可是每天都要換真的好麻煩啊
“
榮祿貂褂榮祿美風儀,容止秀整,衣裳雜佩皆極精好。每歲自十一月朔,迄次年之元夕,所服貂褂日易一襲,無重復者。其衣衩內標第幾號,可知多矣……
——清 羅惇曧《賓退隨筆》
”
如果按照這樣的邏輯對古人的話翻譯一波,你覺得還有誰能成為今天的“凡爾賽文學家”呢?評論區里告訴我們吧~
參考資料:
沈光耀《中國古代對外貿易史》
溫翠芳《唐代的外來香藥研究》
清孫靜庵《棲霞閣野乘》

后臺回復關鍵詞“投稿”
可查看約稿函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館的那些事兒
原標題:《啥?李白也寫過凡爾賽文學?》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