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眼睛不會說謊,它警告你得了老年癡呆
原創 Cedar-Sinai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阿爾茨海默癥
阿爾茨海默癥,俗稱老年癡呆癥,是一種發病進程緩慢、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其特征是記憶力、判斷力、語言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的普遍喪失。阿爾茨海默癥的真正成因至今仍然不明,也沒有有效的治愈方法,因此成為困擾著無數家庭的難題。
提早數十年的預警信號

Maya Koronyo-Hamaoui博士 | Cedar-Sinai
“這些線索可能出現在阿爾茨海默癥的早期發展過程中——比明顯癥狀的出現還要早上幾十年?!?神經外科和生物醫學副教授、該研究的共同作者瑪雅·科羅諾·哈馬維(Maya Koronyo-Hamaoui)博士說,“檢測到這些癥狀可以幫助我們更準確地診斷疾病,從而能夠更早、更有效地進行治療和干預。”
這項新研究的結果出自對40歲以上、有認知能力衰退跡象的人進行的臨床試驗,發表在《阿爾茨海默癥和癡呆:診斷,評估和疾病監測》(《Alzheimer's & Dementia: Diagnosis, Assessment & Disease Monitoring》)雜志上。


在該試驗中,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無創技術,稱為扇形視網膜淀粉樣蛋白成像(Sectoral Retinal Amyloid Imaging),以捕獲參與者的視網膜圖像。(視網膜直接連接到大腦,是唯一對患者友好,且能夠獲得高分辨率、非侵入性成像的中樞神經系統組織。)
接下來,研究人員使用一種新的方法對圖像進行分析,該方法可以識別出視網膜中的某些外圍區域,這些區域能更好地反映腦部損傷和認知狀態。在研究圖像時,科學家可以檢測到視網膜淀粉樣蛋白堆積增加的患者,這預示著他們患阿爾茨海默癥或認知障礙的可能性更高。

另一項涉及實驗室小鼠的研究,于近期發表在《衰老細胞》(《Aging Cell》)雜志。研究團隊進一步證實了視網膜在顯示阿爾茨海默癥標志性癥狀中的作用,并確定了對抗這種疾病的潛在治療方法。
未來展望

“我們發現,即使在阿爾茨海默氏癥的最新階段,視網膜淀粉樣β肽水平的升高也與腦組織中的水平相關?!?哈馬維進一步補充到,“我們還提出了一種特殊的免疫調節療法,可以通過減少大腦中的毒性蛋白和有害炎癥來抵抗疾病,并相應地增強保護性免疫反應,從而保持與認知功能緊密連接的神經元之間的聯系。”
西達賽奈醫療中心神經外科主任基斯?布萊克(Keith Black)博士表示,兩項研究均顯示出診斷和治療阿爾茨海默癥的希望,該病在美國影響了超過550萬人。
布萊克對這一研究路徑的未來充滿信心:“這項工作可以指導未來的腦部及視網膜成像研究,來檢測阿爾茨海默癥,評估病情進展,還可能確定有史以來的首個治療方案?!?/p>

編譯|阿曼
制版|木木
編輯|羽華
責編|小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