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打假收入千萬的王海突襲了快手一哥,這波講沒講武德?
原創 差評君 差評
上周,差評君圍觀了一場直播圈精彩的打假大戲。
故事的男主角是快手的帶貨一哥辛巴,他的徒弟 “ 時大漂亮 ” 在直播間里,售賣了茗摯牌的即食燕窩。
有人買回家發現,欸,怎么都是糖水?!

他當場用漏勺過濾出了燕窩中的有效物質,接著拿出了產品檢驗報告,說自家燕窩一點毛病沒有。
然后警告那些造謠的黑粉、藍 V,自己就算傾家蕩產也要告他們誹謗,最后還不忘放句狠話,表示要奉陪到底。


然而,他狹路相逢了曾經的職業打假人王海,還是沒能輕易混過去。

先是扒出燕窩根本不含蛋白質,又指出產品成本不到一塊錢,辛巴的粉絲們都被割了韭菜。


有些習慣了激情下單的人,開始思考直播商品的質量,支持這位重出江湖的打假老將。

那為啥這個人的發言,就能引起這么大的爭議?
因為在打假的江湖里,恐怕所有人都得尊稱王海一句掌門人啊。
這位中國打假第一人,期初只是在書店看到了《 1994 年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里的 “ 退一賠一 ” 條款,他想著 “ 萬一維權成功了就能賺點錢,不成功我就留著自己用。”

結果消協工商踢皮球,廠家又提出各種質檢要求,他不僅沒賺,反而還虧了,干脆回去又多買了十副耳機,一起維權更容易回本。最終,他也等到了應得的賠償。
就這樣,1995 年,22 歲的王海,通過 12 副假冒索尼耳機,開始了他的打假人生。他的故事被報道后,靠打假一周就能收入超過 8000 元。
那一年,也順理成章,成為了職業打假人的元年。他們讓耐克心虛地撤掉了國內外版本不同的宣傳頁面。


那些試圖鉆空子的無量商家,只能抱頭鼠竄,因為他們就算逃脫了法律的制裁,也難以躲過這些 “ 王家軍 ”。
曾經引領過正義的他們,幫助了無數消費者,讓更多人能安心購物了。
然而時間長了,這些人的行為卻變味了。王海賺了個盆滿缽滿,打假也逐漸成為了一種野生發財密碼。
可能是為了更大程度上增加知名度,王海狀告六個核桃涉嫌虛假宣傳,就因為廣告里說六個核桃有補腦健腦的效果。
但是王海買了兩瓶喝掉后,說六個核桃并沒有任何補腦效果。而陳魯豫代言了很多年,也是在給虛假產品站臺。



這不僅沒有幫到消費者,如此碰瓷也實在是讓人無語。。。
更嚴重的,有人打假打著,都邁過了法律的底線,開始搞要挾和勒索。揪著一點點小問題,要求店家付錢,不然就不撤訴。

與此同時,消費市場也慢慢正規起來了。
《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逐漸完善,假貨在減少;各大電商平臺也紛紛推出了七天無理由退貨,消費者也敢放心買了。
這時候的人們,似乎從各個層面上,都不再需要職業打假師了。

抖音千萬粉絲的網紅被質疑直播賣假貨:


在辛巴團隊發出的聲明中,也明確寫著,辛巴嚴選沒有涉及采購銷售行為。如果消費者有任何問題,還是要去天貓店里反饋問題,他們頂多只能督促商家做好售后。

也許這次的燕窩沒出問題,但有可能,在其他的直播間,也會有其他的產品出問題。王海這次的復出,沒準一定程度上也能凈化一下直播市場。

如果消費者迫切需要著他們,那說明購物環境的確不容樂觀;而一旦他們被當做是雞蛋里挑骨頭的事兒逼,那八成說明商家們足夠可靠、消費者維權足夠輕松。
畢竟,只有哥譚市混亂不堪,人們才會盼望著令罪犯聞風喪膽的蝙蝠俠。
否則,蝙蝠俠就只是個愛用格斗術的違法犯罪份子罷了。
而今天,人們又想起了曾經的打假獵人們,是不是就說明,現在注水嚴重的直播帶貨,已經問題重重了呢?
資料、圖片來源:
百度百科詞條:王海
北京晨報:王海這伙 “ 刁民 ” 的打假江湖:從購買索尼耳機開始
法治日報:職業打假灰色產業鏈:30 元就可 “ 拜師 ” 學全套流程

原標題:《打假收入千萬的王海突襲了快手一哥,這波講沒講武德?》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