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跪著開車到國產造車,中國汽車漫長的崛起之路
原創 看鑒君 看鑒

可是,如果你讓舒馬赫跪著,他還能玩出漂移來嗎?
跪著開車?神經病才會有這要求吧?
01
跪著開車
偏偏中國歷史上就這樣跪著開車的一幕,這得從上世紀初的慈禧太后說起。
1902年,是慈禧67歲大壽,為了討好太后老佛爺,時任直隸總督的袁世凱,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汽車。

剛坐上這車,慈禧太后還覺得蠻新鮮,可沒多久,老佛爺就覺得不爽了:你個司機怎么能坐著呢?還坐我前面?你給我跪著開車!
跪著開車?怎么控制剎車、油門、方向盤?再牛叉的舒馬赫,也玩不出跪著開車的漂移啊?這命令,絕對是拿自己腦袋開玩笑。所以一聽命令,嚇得司機連夜跑路了。
而慈禧太后對汽車的興趣,也僅限于新鮮感,至于發展汽車工業什么的,這個念頭從未停留在老太后的腦子里。

有人說,正是慈禧太后這樣的土鱉,導致中國汽車工業晚發展50年,其實也是有點道理的。
02
中國國產第一車
有慈禧太后這樣的掌舵人,汽車工業,注定與大清王朝無緣。
而國產車真正出現,要等到1931年,皇姑屯事件之后,張學良從老爹手里接過了東北王的大印,同時,東北也揭開了中國人自己造車的一頁。

張學良決定自己造車,在他的主持和資助下,1929年,遼寧迫擊炮廠成立了民生汽車廠,東北大地開始造汽車。
而僅僅2年后,民生牌汽車就出爐了,這款既像拖拉機又像擎天柱的汽車,其實是以美國瑞雷型汽車為原型,同時還借鑒了福特、通用、萬國、斯蒂貝克等品牌創造出來的。

1931年9月12日,民生牌汽車更是開進了大上海的展會,與福特、別克、奧茲莫比爾、雷諾等國際品牌汽車同臺亮相。

整個東北淪陷,剛剛啟蒙的民生汽車工廠則成了日本人的戰利品。中國汽車工業的崛起之路,就這樣生生被打斷,而在上海參展的民生汽車,則成了戰亂之下的唯一幸運兒。
但日寇的入侵,卻激起了中國人的血性,鑄就了中國造車的鐵血年代。
03
國產車的鐵血年代
上世紀三十年代,繼民生汽車之后,中國人開啟了堪稱瘋狂的造車運動。
1932年,一個叫支秉淵的電機工程異軍突起,他研制成功了中國第一臺國產柴油發動機,1933年,這款柴油汽車首秀登場,效果杠杠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輛“中國號”的胃口特別好:雖然用的是柴油機,可是它卻什么都能吃——花生油、菜籽油、茶油、桐油、棉籽油、煙籽油統統都能作燃料,靠著這些“油”,“中國號”居然一路從上海開到了昆明。
說到此,大家都見過“吃油”的汽車,可你見過吃煤的汽車嗎?在那個煉油工業基本沒有的年代,有個中國人想到了“燃煤汽車”。
他叫湯仲明,一個牛掰的煤氣發生爐專家。從1931年到1937年,腦洞大開的他,研發成功了煤氣發生爐汽車。只要煤夠,它一氣能跑5000公里。

從民生牌到“中國號”,也不管是柴油汽車還是煤氣汽車,它們的經歷似乎都在說明一個道理:在動亂的年代,中國人的造車夢,永遠只能是夢。
04
漫長的崛起之路
在前后長達百年的屈辱歲月中,國產汽車歷經風雨,飄搖無根,始終不成氣候。直到新中國的成立,直到1956年的解放牌。


從此,國產車開始了漫長的崛起之路:1958年,第一輛紅旗牌轎車誕生。1963年,上海牌小轎車誕生。形成了“北有紅旗,南有上海”的格局。
但是,由于沒有系統工業鏈的支撐,國產車的產量實在可憐:紅旗轎車從1958年到1981年的23年間,只生產出了1500輛;上海牌的最初年產量則只有50輛,即便到了1980年,年產也不過5000輛。

而且由于缺乏先進技術,國產車的技術始終停留在仿造水平,國產車的整體性能已經遠遠落后于時代,比如上海牌汽車80年代的發動機甚至還不如人家50年代的奔馳220s。
直到改革開放后,合資車出現了。這是一場市場與技術的完美聯姻:中國龐大的人口為進口汽車提供了市場,而進口汽車則為中國汽車帶來了技術。

05
純國產車
可是合資畢竟是合資,真正屬于自己的國產車,咱還得重點說吉利和奇瑞。
1996年,生產摩托車的浙江人李書福,解剖了一輛奔馳和一輛紅旗,得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結論:汽車就是四個輪子一個發動機加上兩張沙發。

不久,吉利通過買下國營破產汽車公司,獲得了汽車生產許可證。李書福從此踏上了一條與汽車的結緣之路,而多年后,他還將贏得一個綽號——汽車瘋子。
幾乎就在同時,安徽蕪湖的奇瑞也起步了:1995年,蕪湖地方政府從英國購買了福特公司的一條發動機生產線,開始生產汽車發動機,中國人終于擁有了與世界接軌的發動機生產線。
可是,問題來了——奇瑞牌發動機賣給誰?沒人要!那就干脆自己用!于是,掛靠在上汽集團名下的奇瑞汽車誕生了。

美國汽車巨頭通用、克萊斯勒申請破產保護,日本豐田遭遇了71年來首次巨額虧損,俄羅斯、東南亞等新興市場也遭受了沉重打擊,整個世界汽車產業頹勢盡顯。
與之相反的,卻是異常活躍的中國市場——平均20%的年增長率,這簡直是井噴,上汽通用、上汽大眾、一汽大眾、東風本田、東風日產、廣汽豐田、一汽豐田、長安福特等合資企業賺得盆滿缽滿。

可以說,21世紀初的十年,是屬于中國汽車的十年。
06
國產車在世界上的地位
盡管說了這么多,可是在很多朋友印象中,國產車仍然是比較low的代名詞。不信?你相親的時候開個國產車,對象還是會覺得你寒酸。
甚至吉利一度成了低端的代名詞,坊間曾有傳言:“開吉利車要有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

但是,國產車的優勢也非常明顯——性價比高。
真要買車,六七萬能買啥檔次?如果純進口,那基本沒戲。即便合資,那也幾乎是蓋中蓋版。可如果是國產車,恭喜你——起碼是中配。
比亞迪、長城、奇瑞、吉利、力帆、五菱宏光……都有非常不錯的選擇空間,甚至SUV都有可能。

換句話說,正是因為超高的性價比,國產車在海外的市場,其實遠超你的想象,雖然主要是在中低端市場。但據此就認為國產車是low貨,那就大錯特錯了。
2010年,吉利汽車從福特手里收購了沃爾沃100%的股權,成就了新一代“吉娃娃”。2018年2月24日,李書福又收購了戴姆勒股份公司9.69%的股份,成為奔馳公司第一大股東。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國產汽車苦練內功和不斷提升品質,國產汽車殺入美、德等高端市場,也并非完全不可能的夢想。
參考文獻:
《中國造車記:鐵血年代難圓造車夢》、《國產車潰敗之殤》、《消失的8個國產汽車品牌》、《國產高性能發動機的研發制造為什么那么難?》、《中國第一輛汽車是什么?》
原標題:《一輩子拉胯的張學良,竟然還有這個讓國人想象不到的貢獻?》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