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蘇州的“上海一日”:學習浦東經驗,開“融入上海”新局
蘇州和上海,更近一步。

本文圖片均來自“蘇州發布”微信公眾號
據“上海發布”報道,11月20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與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蘇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亞平率領的蘇州市黨政代表團舉行座談。另據蘇州日報報業集團“引力播”客戶端報道,當天,蘇州市黨政代表團還專門參觀和學習了上海浦東開發開放先進經驗。當天下午兩點半,一場“蘇州城市推介會”在黃浦江畔上演。

滬蘇兩地主要領導舉行座談。
蘇州的“上海一日”,釋放出諸多信號。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注意到,許昆林在描述蘇州和上海的關系時,除了一直強調學習上海、對接上海和服務上海,他更是提到要“融入上海”。
他在當日下午舉行的“蘇州城市推介會”上說到,實現“同城化”已是滬蘇兩地共識,蘇州要加快構建“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接軌上海新格局。
七年前,上海地鐵11號線直通江蘇昆山東部的花橋鎮,成為中國第一條跨省地鐵,“滬蘇同城”實現破局。
而如今,蘇州不滿足于接軌上海,而是“融入上海”。隨著一批批兩地合作項目協議的簽約,“滬蘇同城”正愈發具備更加現實的想象力。
蘇州的“上海一日”
11月20日,蘇州的關鍵詞無疑是“上海”。
據“上海發布”報道,當天,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與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蘇州市市長李亞平率領的蘇州市黨政代表團舉行座談。
李強說,進入新發展階段,上海和蘇州兩地要緊緊圍繞國家戰略落地落實,緊扣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積極貢獻長板,加強各領域合作,讓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流動起來,讓資源配置效率得到更好提升,力爭涌現更多實實在在的成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許昆林說,蘇州將更加積極主動對接上海,“優勢互補、分工合作、錯位發展”,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同一天,蘇州黨政代表團還專門參觀了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主題展,學習了浦東開發開放先進經驗。
具體學了什么?據“引力播”報道,蘇州黨政代表團學習了浦東在打造改革開放高地、深化自貿試驗區建設、布局“硬核”產業、建設高品質城區、加強黨建等方面的先進經驗。許昆林、李亞平指出,浦東距離蘇州直線距離不到100公里,是蘇州“身邊的標桿示范”。而事實上,蘇州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得益于開放。

11月20日下午,蘇州在黃浦江畔舉行蘇州城市推介會。
20日下午,蘇州在黃浦江畔的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蘇州城市推介會”,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和上海市副市長彭沉雷分別致辭。
此外,上海財經大學黨委書記許濤,上海國際港務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顧金山,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王新浩等多位來自上海的高校、企業代表,圍繞深化滬蘇多領域合作作了主題發言。
同時,“同城化”正愈發成為滬蘇關系的新主題。
瞄準“同城化”,滬蘇開新局
本次推介會上,許昆林談到,20日上午,滬蘇兩地主要領導座談時談到的一個重點就是“同城化”:長三角要一體化,滬蘇更要“同城化”。
實現“同城化”,這無疑是比一體化更為深入和密切的關系。許昆林說,蘇州發展長期以來得益于緊鄰上海的區位優勢,得益于上海的輻射帶動。他希望持續深化對接合作,推動滬蘇兩地在科技協同創新、產業融合發展、交通互聯互通、生態共建共管以及一體化示范區建設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許昆林說,蘇州將始終堅持以上海為龍頭,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建設,找準定位,積極探索推進“滬蘇同城化”。
在參觀浦東開發開放發展經驗時,蘇州市黨政代表團表示要“學習上海、對接上海、服務上海、融入上海”。澎湃新聞注意到,“融入上海”的提法此前并不多見。
2013年,上海地鐵11號線直通蘇州最東部的昆山花橋,開啟了跨省地鐵之先河。開通后的這些年,居住在花橋、工作在上海,成為上海和昆山“同城化”的顯著標志。而要實現“滬蘇同城化”,意味著蘇州大市和上海之間將建立更加全方位的緊密聯系,涌現出更多以花橋為代表的同城化“紐帶”。
本次推介會上,滬蘇兩地共簽署90個合作協議,涉政務服務、科技創新、產業協作、基礎設施、生態環保以及一體化示范區建設等多個領域。
許昆林在本次推介會上透露,未來,上海地鐵17號線、嘉閔線都將延伸至蘇州。
從上海跨省轉崗江蘇還不到兩個月的許昆林,以新身份重回上海,講話顯得很輕松。他在推介會上說,太湖70%的面積都在蘇州,陽澄湖更是蘇州的“內湖”,“蘇州湖景房很多,所以蘇州值得你們來玩一玩,來投資興業。”許昆林說。
今年9月底,上海市副市長許昆林跨省履新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成為蘇州撤地設市以來,首位由上海跨省出任蘇州市委書記的官員。

連接上海青浦和蘇州吳江的元蕩生態岸線貫通工程示范段日前全面竣工。
蘇州向東
澎湃新聞注意到,過去這兩個月,“上海”正在成為蘇州瞄準新一輪發展的熱詞。本次推介會之前,已有不少蘇州市領導陸續帶隊到上海對接。
據“蘇州新聞”微信公號報道,10月10日至11日,蘇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金潔、副市長王飏帶隊赴上海,圍繞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等方面工作進行學習考察。
10月14日,蘇州市副市長吳曉東率隊赴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學習交流。雙方就強化滬蘇兩地軌道多網銜接、公路互聯互通、港航協同發展等方面交換意見,并達成一系列共識。
10月16日,蘇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陸新帶隊赴上海學習考察人才工作。陸新一行到浦東國際人才港等地參觀學習,并赴上海市委組織部進行了對接交流。
同一天,蘇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姚林榮帶隊赴滬學習考察統戰工作,并參觀了上海統一戰線史陳列展。
澎湃新聞注意到,在不斷走訪“串門”中,一些重大項目已經順利落地。
比如,金潔所率考察團到訪過的上海喜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就在11月20日,喜馬拉雅與蘇州市政府在上海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未來五年,喜馬拉雅將和蘇州共同推動蘇州“文旅融合示范城和數字文化示范城”雙城建設戰略。
此外,蘇州下轄各個區縣板塊也用不同的方式,加快了接軌上海、融入上海的步伐。
就在蘇州城市推介會在黃浦江畔舉行的同一天,蘇州下轄的太倉市在上海舉行滬太協同發展推介會,并正式發布了“蘇州對接上海樞紐門戶城市暨嘉閔線太倉段項目”。
過去,人們總說昆山花橋是上海的“睡城”。如今,隨著嘉閔線將延伸至太倉,太倉也將入局“滬蘇同城化”的卡位之戰,挑戰昆山“臨滬第一城”地位。
還有蘇州市相城區,在11月初,也就是利用進博會召開期間,在上海虹橋高鐵站發布“常來相城 心想事成”城市形象展,并將持續至12月底。
據《蘇州日報》報道,近年來,相城區每年都會到上海舉辦主題展覽和推介活動,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速加碼接軌上海、融入上海,探索對外合作新模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