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們喜歡Rapper,恰恰是因為喜歡他們身上的普通
原創 KY KnowYourself
作者 / fufu
編輯 / Celia
說唱新世代完結的第19天,想它。這是不懂說唱的我從頭到尾追完的第一個說唱節目,也是因為這個節目,我第一次看到朋友圈里不聽說唱的人開始對說唱著魔。

在忍不住二刷三刷的深夜,我不禁開始琢磨——對像我這樣平時不聽說唱的人,這個節目為什么會有如此的吸引力?
01.
什么樣的人喜歡什么類型的音樂?
不一定!
實不相瞞,過去我一直以為,說唱歌手和說唱愛好者的都是性格比較囂張還有點叛逆的。

雖然被周圍愛好說唱的朋友批評過幾回,說我這是刻板印象,但在接觸《說唱新世代》這個節目之前,這份刻板印象的確長期存在。
不僅僅是我,研究學者也有將音樂偏好和性格特征聯系起來的傾向。比如,曾經一份大規模的調查分析了世界范圍內人們的性格與音樂偏好,得出了諸如“愛好說唱的人更自信外向,愛好重金屬搖滾樂的人則比較內向自卑”這樣的結論(North, 2010)。
不過呢,學者Sch?fer和Mehlhorn(2017)在分析了過往研究結果之后發現,其實音樂偏好和個人性格的關系并不大;即便是有關聯,二者的關聯性也可以用微乎其微來形容。

這個結論對于《說唱新世代》而言似乎更為合理,畢竟其中的一些音樂,不僅吸引了很多社恐,還能看出連rapper自身都不一定是那么外向型的人。

02.
我們愛的是音樂,
更是為音樂賦予靈魂的人
其實,比起用性格預測我們的音樂喜好,一份最新研究發現,歌曲創作者與我們的性格契合度更能準確預測我們對歌曲的喜愛(Greenberg, Matz, Schwartz, & Fricke, 2020)。也就是說,讓我們愛上一首歌曲的,可能不單單是歌曲本身,還有這首歌的創作者在靈魂上與我們的共鳴。

對于這樣的結果,研究人員解釋說,這大概是因為音樂對于我們的意義不僅僅是旋律上的享受;每個人心中所愛的那些歌曲,多多少少都給我們帶來了一份親切的歸屬感。同時,音樂本身能夠給人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當創作者將自己的個性在音樂中表現出來時,也會使聽眾們不自覺地變得和創作者更加相似(Greenberg et al., 2020)。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個節目之所以這么吸引大家,并非因為它彰顯了“rapper可以有多獨特”,而恰恰是因為它展現了“rapper其實有多普通”。我們總能在節目中40個創作者的身上找到與我們相似的地方——有一樣的社恐、一樣的即便被傷害也還是渴望愛、一樣的面對失敗時的不甘和自卑,也一樣地想要用一己之力改變社會上陰暗的角落。
我想,大概正是這種普通人之間的共鳴,才讓里面的音樂跳出了說唱愛好者的圈子,并被更多人所銘記和喜愛吧。
References:
Greenberg, D. M., Matz, S. C., Schwartz, H. A., & Fricke, K. R. (2020). The self-congruity effect of music.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North, A. C. (2010).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Musical Tast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23(2), 199–208.
Sch?fer, T., & Mehlhorn, C. (2017). Can personality traits predict musical style preferences? A meta-analysi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16, 265-273.喜歡此內容的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