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網絡文學在浦東的N種可能

浦東開發開放的30年見證了中國網絡文學的發展。在這片沃土上,不僅有中國網絡文學領軍企業的崛起,更催生了一批大神級的網文作家。作為網絡文學第一代,并走紅至今的白金作家,血紅不僅是浦東開發開放的受惠者,也是見證人和重要書寫者。在泛娛樂時代,依然受粉絲追捧的初代網紅作家,如同三十年如一日大踏步邁進的浦東一樣,這份永葆青春的秘訣,繞不開的或許是和浦東深深的羈絆。

血紅
閱文集團白金作家
上海市人大代表
上海市網絡作家協會會長

主持人:您來浦東的時候,應該是網絡文學初創時期,那時候網絡文學帶給您的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血 紅:我是2003年年尾來浦東的,2004年就在浦東定居了,那個時候網絡文學才剛剛起步,起點中文網就誕生在浦東。當時的網絡文學,就如同我在浦東租的第二套房子旁邊的那塊荒草地一樣,沒幾個作者,讀者的數量也不多,而且讀者想看我們的書非常困難。記得有一次我到網吧去,我打開起點中文網頁面輸入用戶名的時候,下拉出來一大排的用戶賬號,這就證明有很多讀者在那臺電腦上登錄過起點網站,也就證明那時候他們沒地方去看我們的書。當時家庭電腦和寬帶還沒有普及,但是他們又想要看我們的書,就只好去公共網吧。

▲閱文集團的前身——起點中文網
主持人:那個時候對浦東的印象是什么樣的?
血 紅:當時起點中文網是在張江鎮,有一次我們五六十個作者和編輯去聚餐,好不容易在張江鎮找到一家小酒樓,等我們吃完飯走出酒樓門口,前后左右全是黑的,只有頭頂一盞路燈是亮的。風吹過的時候,有一團團的報紙從街面上滾過去,那種感覺就和老派的香港驚悚片一樣。那時候沒有打車軟件,張江這邊公交車也不多,我們只好在路邊發呆,從九點等了兩個多小時,終于一個個換車回到自己的家里面。

▲未開發前的張江是一片農地
主持人:浦東對于我們網絡文學的發展,不管是從內容上,還是整個產業上,它提供了哪些幫助?
血 紅:最早起點中文網落在上海,就因為有營商環境這么一個概念,當時浦東在全國做得應該算是比較好的。而且浦東的基礎建設也是全國比較好的,2003-2004年,它的供電網絡、寬帶建設,比下面的基層城市好很多。尤其是浦東這種開發區的模式,它發展的沖勁很大,也舍得下大力氣去投入周邊的建設。同時建立起一些產業鏈相關的企業,它們給起點中文網提供了最基礎的付費渠道或者資源,讓網站直接從小作坊的模式,一下子就擴張成現代化大工廠的類型。比如剛開始在起點充值,讀者還必須要通過郵局,把充值的款項付給編輯,然后編輯在后臺手工充值。但是到后來有了周邊的渠道以后,所有的讀者直接在網上自助充值,網站讀者數量一下子就是幾十倍、上百倍地增長了。

主持人:您覺得網絡文學經過這么多年發展,現在整個業態的現狀是怎樣的?
血 紅:網絡文學更大的發展前景應該還是在周邊上,現在讀者不再像以前的2G、3G時代,他們不僅僅滿足于文字閱讀,他們需求的是更多的文學類型,樣式更加多變的娛樂產品,比如游戲的副本、世界的架構、影視劇的劇本等,現在我們寫文字作品,已經不是互聯網娛樂的終端了,而是要衍生出更多的東西來,更多可以發展的空間和潛力。

▲血紅作品:《萬界天尊》
主持人:網絡文學在不停的發展,各種風格層出不窮,那么在當下,讀者會對作品提出什么更高的要求嗎?
血 紅:早期你可以用一個很簡單的故事模式,一路的打怪升級,恩怨情仇,熱血江湖就足夠了。但現在你要是想有很好的影響,你必須雕琢人物的細節,故事的細節,世界背景的細節,如何把人物和故事寫得深入、透徹、有吸引力,并且要有人文方面的傾向。像我的老書友,如果我寫得太過于簡單直白,他們不看,因為已經看膩了。你必須給他們新的東西,更加曲折動人的故事。

主持人:現在怎么寫出一部好作品,有什么訣竅嗎?
血 紅:第一,我覺得不要去跟風,隨大流,最近幾年一些新作者不經意的創新反而讓他們的作品爆紅;第二,最主要的就是大量地看書,然后不斷的胡思亂想。現在一些主要的類型,比如玄幻、仙俠等都已經是固定下來了,我們只能靠大量的閱讀,看以前沒看過的東西,然后把這些新鮮的素材跟我們固有的一些思維理念進行碰撞,碰撞出新的一些模式也好,結構也好,想法也好;第三,設計一些不套路化的人生背景,就必須逼迫作者去接觸更多更新的人物模板,現實社會當中的人物素材,這樣我們就要去結識更多的人,吸收更多的素材,才可能寫出更精彩的人物設定。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