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民K歌涉黃,中央政法委長安劍:人氣高地不能淪為道德洼地
微信公眾號“ 中央政法委長安劍”11月17日消息,“全民K歌”出事了。
此番違規(guī)踩線,長安君有三句話,不得不說——
第一句,人氣高地,不能淪為道德洼地。
違法者無孔不入,但底線不能失守。
言語露骨的歌房主播、不堪入目的翻唱歌詞、名不副實的青少年模式……一款K歌軟件居然也涉黃,簡直刷新了想象力的邊界。
咋舌歸咋舌,背后的問題必須直面:網絡治理形勢嚴峻,新型涉黃“套路”極深,辣眼睛的信息得個空就會探出腦袋來吸氧,在背陽的位置野蠻生長,咱們得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不給不良信息一絲一毫的生存空間。
披著K歌的外衣,干涉黃的買賣,沒門!
第二句,不僅要對癥下藥,也要防患未然。
“激濁”之后,必須“揚清”。
監(jiān)管一直是網絡發(fā)展的“老大難”:人工審核成本高、智能識別效果不佳、違規(guī)賬號遭封禁后披個馬甲又能殺回江湖……但,“難”不是止步不前的借口,技術才是堵住漏洞的重要手段。
新技術不能只充當流量捕手、算法大拿,它不能與“噬金”劃等號,更不能淪為涉黃信息的棧道,不能任意馳騁卻識別不了法律的邊界,它需要在狂飆突進的同時控制得了速度、發(fā)現得了漏洞,讓問題終結于初始,讓隱患消亡于未然。
技術應該有牙齒。
第三句,要想火得久,必須把好關。
持續(xù)發(fā)展不容許監(jiān)管“真空”。
“掃黃打非”部門此番重拳出擊,看似態(tài)度堅決、手段強硬,但是對平臺發(fā)展來說,并非壞事。那些大打擦邊球的圖片、讓人頭皮發(fā)麻的對話,就是一顆顆不定時爆炸的雷,早治好過晚治、轉型好過速朽、開辟新路好過一條道走到黑。
腐肉不剔,新肌難生。及時“剎車”,是為了更安全的行駛、更持久的生長,也是為了產出更多更安全的文化娛樂服務,是為了源源不斷地為經濟發(fā)展提供助力。
我們要的不是曇花一現,而是行穩(wěn)致遠。
(原題為《全民K歌涉黃:人氣高地,不能淪為道德洼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