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湖北景區免門票運營三個月后,襄陽唐城如何靠夜游成功逆襲?
截止11月8日,湖北省“與愛同行 惠游湖北”活動已經進行了三個月。根據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的數據,3個月間參加活動的389家A級旅游景區累計接待游客4890.07萬人次,景區旅游綜合收入46.54億元。在活動的帶動下,全省288家景區游客接待量達到或超過去年同期水平,占比74.04%。
這其中,襄陽唐城表現亮眼,根據其官方發布的數據,自“惠游湖北”預約平臺開啟以來,截至11月1日,該景區日間游+夜游實際入園人數已達101.9萬人次,預約量超150萬人次,在襄陽37家A級景區中位居第一,同時,也是襄陽首個入園人數破100萬的景區,在全省400多家A級景區中名列前茅。
談及這樣的運營成果,襄陽唐城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祥華在接受聞旅采訪時表示,早在2016年唐城景區就針對自身的優劣勢做過分析與改進。2017年,在全國“夜經濟”時代即將全面到來之際,唐城審時度勢的打造了華中地區首個大型嵌入行進式夜游全景演藝項目《大唐倚夢》,后來的實際效果也證明這個項目對于景區運營的帶動作用,在“與愛同行 惠游湖北”預約平臺正式開啟的當天,盛世唐城景區夜游門票1小時內被搶光,充分說明了演藝項目對景區特別是景區夜游的價值。
01、一場斥資2.8億元打造的《大唐倚夢》
相關資料顯示,《大唐倚夢》項目總投資2.8億元,演藝編排用了近400天的時間。該演出項目是由曾負責2008年央視春晚舞蹈編導的劉曉峰擔任總導演,由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開閉幕式的總導演孟可擔任藝術顧問,而楊祥華作為襄陽唐城總經理,也親自擔任了制作人,在內容打造上可以說誠意滿滿、大牌云集。

襄陽唐城景區夜游
因為疫情影響,今年直到6月份《大唐倚夢》才再度復演與游客見面,在停演期間,唐城景區對于這個項目做了全新升級,重裝后的表演更加震撼,整場演出依托40萬平米國內最大仿唐建筑群為全景式舞臺背景,將全天數十場精彩演藝和三大片區、五大主舞臺相互融合,渾然一體;在節目創新上,打破常規演藝思維,顛覆傳統表演形式,以“尋千年之戀、觀盛世唐朝、展華夏雄風、承復興之夢”為主線,開放性線路、多點式觀看,采用先進的聲、光、電融合技術,呈現出一幅大唐盛世的宏偉畫卷。
“唐城景區在夜經濟大勢到來之初,打造了《大唐倚夢》夜游項目,依托全國最大的仿唐建筑群為主體,開辟出‘夜游’與‘夜演’交互結合新型模式,將一個唐城變為‘兩個’唐城,實現了游客結構的調整,創造了更多的營收、更大的品牌價值溢價,其帶來的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都是令人欣喜的” 楊祥華如是說。
發展夜游經濟,延長游客停留時間,襄陽唐城無疑是走在了行業前列。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報告》相關數據顯示,全國5A級景區夜間開放率為22.8%,4A級景區夜間開放率為20.4%。作為湖北省4A級景區,襄陽唐城夜游模式可以說填補了華中地區“無大型實景夜游”項目的空白,極大地改變了鄂西北旅游市場的格局,樹立了湖北文旅融合的典范,帶動了襄陽乃至湖北省全域旅游經濟的發展。
02、一個缺乏“先天基因”的A級景區逆襲路
事實上,在發展夜游演藝項目之前,襄陽唐城也已經名聲在外。除作為景區,這里還是以唐風文化為基調的襄陽唐城影視城,以影視拍攝服務為主,在這座影視城中,拍攝的有電視劇有《天盛長歌》、《艷骨》、電影《妖貓傳》等。
提及唐文化,大家率先想到的是洛陽、長安,而荊楚大地是楚、漢、三國文化的主要發源地,在這樣的歷史沿革背景下從無到有的打造一座唐城,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對此楊祥華表示,盡管唐文化薄弱,但襄陽唐城在打造過程中緊跟文旅融合發展趨勢,堅持在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彰旅、以旅促文,把文旅融合發展到實處,以盛唐文化為核心,打造了襄陽文化產業園、孟浩然文化旅游區、漢水謠文化旅游區等多處影視拍攝景觀,充分釋放了 “游一回唐城,當一回唐人”的景區特色。在襄陽唐城影視基地拍攝的影視作品,也成為助推唐城景區走向大眾,被更多游客所熟知的有效傳播通道。

《大唐倚夢》演出現場
特別是隨著《大唐倚夢》夜游演藝項目的推出,更是讓游客在這里找到了重回盛唐的滿足感,通過演員的表演,先進的聲、光、電融合技術,以及亞洲最大墻體裸眼3D投影,真實的將赫赫威武的皇家軍陣、浩浩蕩蕩的商賈馬隊、恢宏大氣的唐風樂舞、紛華靡麗的唐宮街市、裙衫飄逸的唐裝秀女帶到游客眼前。
另據唐城景區公布的相關數據,開業5年時間,唐城共實現了近900萬人次的入園,隨著唐城景區深入市場探索由粗放變為精耕細作的操作模式,其市占率也由最初的一級市場占比90%、二級市場占比10%,提升至2020年一級市場占比50%,二級市場占比30%。
“特別是當下已經進入互聯網+實體的新時代,旅游業作為典型的實體經濟,線上短板的補足就顯得尤為重要,唐城景區以‘新、奇、特’的創意思路,有系統性、延續性、特色性的開發,注重體驗,才能打造出獨樹一幟的產品。《大唐倚夢》面世后,唐城夜游提高了2018年全襄陽市外地游客留宿率的24%;與抖音官方合作“越夜越迷人”抖音挑戰賽,賽事期間共斬獲6500萬播放量,有效閱讀高達75%。我們通過策劃一系列IP活動、事件營銷、節慶活動,以線下實體活動及傳統宣傳聯合線上媒體,也是能取得這樣成績的關鍵。”
03、做好內容、服務、創新、市場,景區才能談轉型
在談到襄陽唐城在夜游項目運營成功的經驗時,楊祥華還特別提到了四個關鍵詞,就是內容、服務、創新、市場,他表示只有將這幾方面做好,對于景區運營者來說,才能在“去門票化”大趨勢下順利尋求轉型升級的新路徑:
具體到襄陽唐城,首先是做到了堅持“內容為王”。因為內容體驗是我們經營文旅景區的核心,是文化輸出的載體,游客所體驗的內容是否吸引眼球、是否具有獨創性,直接關乎游客的體驗度。
其次是堅持“服務為王”。如果說內容是內核,那么服務的品質就是品牌提升的外驅動,無論做多少廣告、做多少推廣、做多少小視頻或直播,只有游客將優質的口碑帶回家,在自己的朋友圈內形成正面傳播,才能形成“一變二”“二變N”的品牌裂變傳播。

襄陽唐城景區夜游
再次是堅持“創新為王”。文旅消費是大眾消費,再好的內容打造也有它的生命周期,創新產品即是為優質的內容提供“彈藥”,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不斷的有優質的內容呈現出來。
最后,是要堅持“市場為王”。眾所周知,市場是檢驗新產品的重要標準,任何與市場脫軌的產品,產生不了效益,都只能被束之高閣。
2020年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年,但也是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一年,對于景區來說也是如此,特別是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后,行業必須適應新趨勢、去變化,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門票減免”趨勢帶給景區運營上的挑戰。
而在這一點上,楊祥華認為景區一定要積極求變,在《大唐倚夢》夜游項目推出后,唐城景區將商業配套與之相結合,打通文旅產業運營閉環,形成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夜間文旅消費商業生態圈。
2020年,在受新冠疫情的影響的情況下,襄陽唐城景區一季度、二季度整體游客量下滑接近90%,但這并不影響唐城景區在下半年積極謀求景區運營上的復蘇。特別是7月16日頗具古風唐韻的高端市集開業,夜市每晚人均客流量2.5萬人,單店單日最高營業額達到1.8萬元,成為襄陽人夜生活新的網紅打卡點,吸引了眾多年輕消費者前來打卡、購物。
“以往說到景區二消,大家往往會想到的就是旅游商品、住宿、餐飲等常規項目,但其實還有更多創新模式值得探索。在《大唐倚夢》的多元化營收上,我們秉承‘大膽創新、小心求證’的原則,不斷的更新二消項目種類和形式。例如改坐商為行商,讓景區內的商家穿上與景區文化相符的漢服唐裝,模仿古代行商沿街叫賣的形式,不單更新了景區商業化的銷售形式,更提升了游客在景區內的體驗感” 楊祥華這樣講到。
另據他透露,襄陽唐城景區正在積極籌備的另外一部大型實景舞臺演藝《大唐盛典》,整個演藝以遣唐使阿倍仲麻呂少小離家,遠渡重洋,來唐求學,在唐生活的所見所聞為主線,以阿倍仲麻呂為第一視角,將他在大唐盛世的所見所聞呈現給觀眾,這部演藝也將會將大唐的傳承與自信,平等與開放,多元與包容,交流與融合傳達給觀眾,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又一次升華與詮釋。而在“創新內容、服務市場”的指引下,襄陽唐城景區會堅守文旅人的追求與初心,不斷突破困境,再攀高峰。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