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英:歌劇蝴蝶,滄海魅影
“做一名好演員難,
做一名優秀的聲樂教師更難。”

女高音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教授,聲歌系副系主任,上海音樂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僑聯副主席,上海市徐匯區政協委員,上海市徐匯區僑聯副主席,國內多家歌劇院聲樂藝術指導及多間高校兼職、客座教授。2002年起,簽約于歐美和亞洲眾多歌劇院擔任歌劇主演,2008年,她主演的歌劇《蝴蝶夫人》由美國公共電視臺(PBS)現場直播,同年獲得第66屆艾美獎 ( Emmy Award)。李秀英獲得的重要獎項和榮譽包括:2007年,美國林肯中心紐約歌劇院斯坦利·托森杰出演員獎 (The Stanley Tausend Award) ,2008年,美國林肯中心紐約歌劇院最佳女主角獎(Diva Award)。美國《紐約時報》評論說:“李秀英是一位非常驚人的演員,具有嘹亮的歌聲,她飾演少女巧巧桑精致細膩同時聲音非常具有表現力。”“中國女高音李秀英的演繹令人信服,她的聲音令人印象深刻。她那強壯清晰、富有表現力的聲音很容易穿透龐大的樂隊。”

3個小時的表演過后,李秀英站在舞臺中央,眼前是閃爍的燈光,耳邊是雷鳴般的掌聲,此刻她抬頭看向遠方,目光穿過現場觀眾的人群,跨過美國寬廣的土地,越過廣闊的太平洋,她仿佛回到了一個熟悉的場景,站在烽火臺上遙望故鄉,耳邊響起了那些經常縈繞在夢境中的歌謠。
01
萬里長城萬里長
1995年,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之際,著名歌唱家周小燕帶著她的學生登上了萬里長城,再一次唱響《長城謠》。那時,李秀英就站在周先生的身后,眼中含著激動的淚水,遙望宏偉的山河,唱著曾經激勵無數中華兒女的動人歌謠,“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
1993年,李秀英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山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留校成為一名聲樂老師。1994年,懷著對歌劇舞臺的向往,對聲樂藝術的追求,在全國范圍內眾多歌唱者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考入上海音樂學院“周小燕歌劇中心”,拜師周小燕先生學習聲樂,這也成為了她藝術生涯的重要轉折點。
周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歌唱家,德高望重的聲樂教育家。在李秀英將踏上美國的求學之路前,周先生寫給李秀英一句話:不要多吃、不要多睡、不要太可憐自己。這“三不”準則也成為了李秀英的座右銘,不僅激勵她在音樂藝術領域勤于鉆研、刻苦實踐,同樣也深刻影響著她的價值觀和人生觀。1999年考取全額獎學金留學美國紐約曼納斯音樂學院,并獲得表演藝術家文憑。國外留學的李秀英面臨著來自語言、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壓力,每到遇到困難時,周先生教導的“三不”準則總會給她一種源于內心的強大力量,使她感受到那在困境之中不絕如縷的希望,讓她勇敢地面對挑戰,不懼困苦,砥礪前行。

02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歸國后的李秀英堅持舞臺與講臺并舉,回到母校上海音樂學院聲歌系成為一名聲樂專業教師。從舞臺到講臺的身份轉變也是嶄新的挑戰,作為聲樂教師,不僅擁各種手段啟發和提升學生們的發聲技巧、表演技巧,還要不斷的思考和鉆研如何將歌唱與舞臺表演藝術結合的恰到好處并能通俗易懂的傳達給學生,隨時關心、關注學生心理狀態時刻的變化,全方位幫助學生們挖掘自己的潛質和把好學生們追求藝術的“方向盤”。用她的話說,“做一名好演員難,做一名優秀的聲樂教師更難”。
在教學中,李秀英關注學生的藝術能力,時刻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俗語常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對學習音樂的學生來說,臺下的功夫是需要一輩子的磨練和自我要求的。上音聲歌系的學生不僅是只有一副好嗓子,需要不斷的練習歌唱技巧,修習中外文學、中外音樂史等課程,需要學習英語、法語、意大利語等多國外語。為了培養學生養成勤奮學習的習慣,李秀英在教學琴房里放了一本簽到冊,每天早上學生們自覺來琴房在簽到冊上簽名,然后開始自己一天的學習計劃。

韓愈在《師說》中說到,“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教師與學生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價值觀的傳遞。就像當年周小燕先生那樣,李秀英也在向她的學生傳授著“不要多吃、不要多睡、不要可憐自己”這三句人生箴言。如今這三句教誨也正在勉勵著越來越多的音樂人在藝術之路上勤勉奮斗、自強不息、不負韶華地追逐音樂之夢。
03
政協委員,一份擔當,一份情懷
剛開始被推薦為政協委員時,李秀英興奮之余是有些“擔憂”的。身為女高音歌唱家和上音聲歌系的教授,現在擔任聲歌系副系主任和徐匯區僑聯副主席,多種身份使她平時事務繁忙,她擔心自己擔當不好政協委員的職責使命。但人民政協所固有的界別代表特性打消了她的顧慮,作為音樂藝術行業的從業者,她更想在政協平臺上為藝術界發聲,代表廣大僑界音樂人士為社會全面發展建言獻策。區政協十四屆三次期間,李秀英提交了《關于上海音樂學院與徐匯區文化共建 共同促進徐匯區“十三五”文化發展戰略的提案》和《關于活用優秀歷史建筑籌建中國音樂博物館的提案》兩篇提案,為區域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獻計出力。
在建言之外,李秀英還積極參加區政協的各項活動。她積極報名2019年區政協“海派文化與精品旅游”課題調研,熱情參與到調研活動中建策獻言,并且該課題最終形成的調研報告獲得區主要領導長篇批示。2018年區政協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文藝演出時,她在百忙之中舉行“委員講堂”活動,與部分政協委員一起分享歌唱藝術及排練政協委員合唱節目,并在正式演出中擔任女高音領唱。
作為政協委員,李秀英不僅擔當起了委員的職責使命,還將自己的音樂情懷融入到履職過程中,通過獻策建言、履職參與,充分發揮出界別代表性,為徐匯、上海乃至全國的文化、社會等全方位的進步發展貢獻出自身的力量。
你看,一只歌劇的蝴蝶跨越滄海,正在空中翩翩起舞,作為臺下的觀眾,我們只需靜靜觀賞、默默聆聽,窺探蝴蝶魅影、領略音樂風姿,然后鼓掌、喝彩,為這場永不落幕的絕妙演出。
來源:“徐匯政協”微信公眾號
設計:leisurelyzs
原標題:《上音人 | 李秀英:歌劇蝴蝶,滄海魅影》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