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2020 ASCO非小細胞肺癌進展整理,6大治療新熱潮

2020-06-02 1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 俞舜仁 醫學界腫瘤頻道

2020 ASCO(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報道了多項非小細胞肺癌領域新突破。

2020年5月29號至6月2號ASCO年會正式召開在線虛擬會議,今年的NSCLC(非小細胞肺癌)專場充滿驚喜,雙免疫爭奪一線戰場之時,EGFR靶向治療更是出現了新花樣,其他靶點新星云集,總的來說令人震驚的數據接連公開。整體來看,ASCO大會的NSCLC數據能可歸結為以下六大發展方向。

表1 NSCLC大會內容總結分類

太長不看版

靶向篇

1

1. EGFR輔助治療時代或將來臨

1.1 ADAURA研究:奧希替尼輔助治療大獲全勝,降低83%疾病復發或死亡風險!(摘要號LBA5)

1.2 中國CTONG1104研究:吉非替尼輔助治療更新總生存數據(摘要號9005)

2

2.EGFR突變一線治療爭霸賽:各種花式聯合方案綻放舞臺

2.1 EGFR-TKI聯合放療的中國III期研究,一線延長PFS和OS(摘要號9508)

2.2 奧希替尼+吉非替尼!?一線治療驚現雙EGFR-TKI組合,有望抑制耐藥性突變(摘要號9507)

2.3 NEJ026研究的OS數據公布,厄洛替尼+貝伐珠單抗遺憾未能延長生存(摘要號9506)

2.4 雙國產藥猛擊一線:安羅替尼+埃克替尼公布初步數據(摘要號9573)

2.5 吉非替尼+雷莫蘆單抗一線治療的RELAY+研究(摘要號9564)

3

3. 多個第三代EGFR-TKI發力,一線二線百花齊放

3.1 奧希替尼治療未經放療的腦轉移患者,ORR達66.7%(摘要號9597)

3.2 奧希替尼160mg治療20ins(插入突變),中位PFS達9.6個月(摘要號9513)

3.3 Nazartinib一線治療EGFR突變,PFS達18個月(摘要號9574)

3.4 艾氟替尼(Alflutinib)治療T790M突變,ORR達74.10%(摘要號9602)

3.5 Lazertinib后線治療EGFR突變腦轉移患者,顱內DCR達90.8%(摘要號9571)

4

4. 肺癌其他靶點的新藥奮身作戰,協力打造靶向治療新時代

4.1 ALK融合:阿來替尼、勞拉替尼、布加替尼再報佳訊

4.1.1 阿來替尼5年OS率達到62.5%,創一線新紀錄,將ALK陽性晚期NSCLC“轉為”慢性病(摘要號9518)

4.1.2 Brigatinib(布加替尼)治療阿來替尼耐藥,PFS達7.3個月(摘要號9537)

4.1.3 Lorlatinib(勞拉替尼)治療腦部進展,顱內DCR達95%(摘要號9595)

4.2 MET三板斧亮相,國產藥沃利替尼最新數據閃爍ASCO

4.2.1 沃利替尼治療MET 14跳躍突變NSCLC,PFS達9.7個月,國內適應證已受理(摘要號9519)

4.2.2 Tepotinib治療MET 14跳躍突變(摘要號9556)

4.2.3 Capmatinib治療MET 14+和高水平MET擴增(摘要號9509、9520)

4.3 HER2/CEACAM5藥物

4.3.1 DS-8201治療HER2突變,后線ORR達61.9%(摘要號9504)

4.3.2 靶向CEACAM5的新藥,后線ORR超過20%(摘要號9505)

免疫篇

5

5. EGFR/ALK陰性一線治療:雙免疫秀飛大會全場,FDA適應證相繼獲批

5.1 CheckMate227長期隨訪數據公布:雙免疫治療讓1/3晚期患者活過了3年(摘要號9500)

5.2 CheckMate9LA:納武利尤單抗+伊匹木單抗+2周期化療新方案進軍一線(摘要號9501)

5.3 度伐利尤單抗+Tremelimumab±鉑類化療一線治療晚期NSCLC(摘要號9502)

5.4 阿替利珠單抗聯合TIGIT抑制劑,取得ORR和PFS獲益(摘要號9503)

5.5 晚期NSCLC一線免疫爭奪賽,誰更優秀?(Lung Cancer Highlights)

6

6. 免疫治療耐藥處理有了新方案

6.1 尼達尼布+多西他賽治療ICI(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耐藥,ORR達50%(摘要號9604)

6.2 卡博替尼+阿替利珠單抗治療ICI耐藥,DCR達83%(摘要號9601)

靶向篇

一、EGFR突變輔助治療:兩項最重磅研究登上大會

1

ADAURA研究:奧希替尼輔助治療大獲全勝,降低83%疾病復發或死亡風險!

ADAURA研究是III期雙盲全球性臨床試驗,納入了經完全手術切除的IB/II/IIIA期EGFR突變(19del/L858R)NSCLC患者,無論既往有無接受過術后輔助化療均可入組。患者入組后隨機接受第三代EGFR-TKI(酪氨酸酶抑制劑)奧希替尼(80mg/天)或安慰劑治療,直到疾病復發或滿3年(或其他停藥標準)。

圖1 ADAURA III期研究的設計圖

結果顯示,在II-IIIA期患者中,與安慰劑相比,奧希替尼組顯著延長了中位DFS(無病生存)(未達到 vs 20.4個月,P<0.0001),降低了83%的疾病復發或死亡風險(HR 0.17),達到了主要研究終點。奧希替尼組的1年和2年DFS率都顯著高于安慰機組(97% vs 61%,90% vs 44%),3年DFS率更是提高了超過50%(80% vs 28%),創下了EGFR突變輔助治療的歷史新高度!

圖2 ADAURA研究的主要研究終點DFS

在總人群中(IB-IIIA),奧希替尼組的中位DFS同樣顯著優于安慰劑組(未達到 vs 28.1個月,HR 0.21,P<0.0001)。兩組的1、2和3年DFS率分別為97% vs 69%、89% vs 53%和79% vs 41%,奧希替尼輔助治療的獲益明顯。

圖3 ADAURA研究次要研究終點(總人群的DFS)

在各個亞組分析中,奧希替尼輔助治療都可以獲益。奧希替尼的安全性優異,大部分的AEs(不良事件)均為輕度的1-2級,3級及以上AE發生率低

相關鏈接:ASCO年會7項最重磅研究摘要公布,速來圍觀!

2

中國CTONG1104研究:吉非替尼輔助治療更新總生存數據

這是吳一龍教授牽頭的國內EGFR術后輔助治療研究,又名ADJUVANT研究。這項III期研究納入了EGFR突變II-IIIA期完全手術切除后的NSCLC患者,隨機分為吉非替尼組250mg/天或化療組。在2017年ASCO大會上公布了DFS結果:吉非替尼組顯著優于化療組,中位DFS為28.7個月 vs 10.7個月;這次公布了OS(總生存)結果及長期DFS隨訪結果。

圖4 ADJUVANT研究設計圖

結果顯示,在ITT(意向治療)人群中,吉非替尼組和化療組的中位OS無差異,為75.5 個月 vs 62.8個月(P=0.674,HR 0.92),5年OS率為53.2% vs 51.2%。在PP(符合研究方案)人群中,兩組OS也無差異(75.5個月 vs 62.8個月,HR=0.92,P=0.686)。

圖5 ADJUVANT研究OS結果

DFS長期隨訪結果,ITT人群的中位DFS為30.8個月 vs 19.8個月(P=0.001),兩組的3年DFS率為39.6% vs 32.5%,5年DFS率為22.6% vs 23.2%。PP人群的中位PFS為30.8個月 vs 19.8個月(P<0.001),3年及5年DFS率為39.6% vs 32.5%、22.6% vs 22.8%。可以看到,兩組長期DFS并無差異。

圖6 ADJUVANT研究DFS結果

ADJUVANT研究提示,DFS改善、潛在的OS獲益使得輔助靶向可能成為優選策略。具體研究解讀,請點擊鏈接:鐘文昭教授解讀ASCO公布ADJUVANT 80個月隨訪結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二、EGFR突變一線治療爭霸賽:各種花式聯合方案綻放舞臺

我們都知道目前EGFR突變一線治療以EGFR-TKI單藥治療為標準方案。不過,新時代似乎要到來,這次ASCO大會上公布了許多TKI聯合方案的結果,包括TKI+放療、TKI+抗血管生成藥,甚至還有雙EGFR-TKI的腦洞大開方案。近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更是獲批了厄洛替尼+雷莫蘆單抗一線治療EGFR突變的適應證,難道EGFR-TKI單藥時代將過?!一起來看看重點研究。

1

EGFR-TKI聯合放療的中國III期研究,一線延長PFS和OS

SINDAS研究是四川省人民醫院曾銘教授團隊將EGFR-TKI+放療用于一線的一項III期研究,納入了未經治的EGFR突變寡轉移(≤5個轉移灶)晚期NSCLC患者,使用標準治療方案TKI聯合或不聯合放療進行一線治療。聯合放療組的患者針對每個病灶都進行了SBRT(立體定向放療)治療。

圖7 SINDAS研究設計圖

結果顯示,在入組的133例患者中,TKI+放療組成功顯著延長了中位PFS(無進展生存期),為20.20個月 vs 12.5個月(HR 0.6188,P<0.001),同時也顯著延長了中位OS(25.50個月 vs 17.40個月,HR 0.6824,P<0.001)。

圖8 SINDAS研究PFS及OS結果

安全性方面,放療的加入并沒有增加3級及以上AE,在皮疹、肝損傷、肺炎等AE的發生兩組均無差異。

表2 SINDAS研究主要不良反應

本次雙關鍵指標的延長,對于EGFR寡轉移一線治療可說是意義非凡,更是證實了放療對于晚期腫瘤患者的重要治療地位。

研究者解讀相關鏈接:EGFR突變晚期NSCLC或迎放療+靶向新方案!曾銘教授ASCO口頭報告專訪

2

奧希替尼+吉非替尼!?一線治療驚現雙EGFR-TKI組合,有望抑制耐藥性突變

無論是一線使用第三代EGFR-TKI奧希替尼或一代EGFR-TKI吉非替尼單藥治療,耐藥后分別有可能出現C797S、T790M繼發性的EGFR通路突變。臨床前研究顯示,將兩個TKI合并使用可以做到抑制EGFR通路繼發性突變,從而有望延緩耐藥,增加PFS時間。

對此,這項美國學者進行的I/II期研究(NCT03122717,摘要號9507)納入了未經治的EGFR突變晚期NSCLC患者,一線使用奧希替尼聯合吉非替尼治療。

圖9 奧希替尼+吉非替尼一線治療研究設計圖

共入組了27例患者。結果顯示,ORR(客觀緩解率)為88.9%,DCR(疾病控制率)為100%。

圖10 雙EGFR-TKI研究結果

在17例可測量基線血漿EGFR AF(等位基因片段)的患者中,治療兩周后的AF值明顯降低,EGFR突變幾乎達到了完全清除。中位PFS未達到,預估值為22.5個月,要優于奧希替尼既往單藥的數據(18.9個月)。此外,對于疾病進展的患者,未發現EGFR靶點的二次突變,也未發現有組織學轉化。

雙EGFR-TKI到底能否成為新突破口?期待后續的PFS及OS數據成熟。

圖11 雙EGFR-TKI治療后血清EGFR清除情況

3

NEJ026研究的OS數據公布,厄洛替尼+貝伐珠單抗遺憾未能延長生存

這項III期研究的既往數據顯示,厄洛替尼+貝伐珠單抗一線治療可以較厄洛替尼單藥延長EGFR突變患者的中位PFS(16個月 vs 9.7個月,HR 0.54)。此次大會公布了OS結果。

結果顯示,兩組的PFS2(從隨機開始至第二次疾病進展或死亡的時間)并無顯著差異,為28.6個月 vs 24.3個月(P=0.205)。相比厄洛替尼單藥,厄洛替尼+貝伐珠單抗也未能展現出中位OS的顯著性延長,聯合組與單藥組OS為50.7個月 vs 46.2個月(P=0.973)。亞組分析中,聯合治療組在不同特征的人群(性別、年齡、體能、腦轉移情況、EGFR19del/L858R等)也未能展現OS優勢。

圖12 NEJ026研究的OS結果

4

雙國產藥猛擊一線:安羅替尼+埃克替尼公布初步數據

安羅替尼是國內自主研發的口服抗血管生成藥。埃克替尼是國內研發的第一代EGFR-TKI。本次大會上公布了安羅替尼聯合埃克替尼一線治療EGFR突變晚期NSCLC的研究結果。

研究共分析了30例患者,結果顯示,ORR為70%,DCR為96.7%;安全性可耐受。數據處于早期階段,還需要PFS及OS的結果來判斷這項組合的療效。不過,兩種藥物都是國內口服抗癌藥,在價格和藥物可及性上有優勢,期待。

圖13 安羅替尼+埃克替尼的療效

5

吉非替尼+雷莫蘆單抗一線治療的RELAY+研究

RELAY+研究模擬RELAY研究,不同的是,將厄洛替尼換成吉非替尼。研究納入了未經治的EGFR突變晚期NSCLC患者,一線使用吉非替尼+雷莫蘆單抗進行治療。

圖14 RELAY/RELAY+研究設計圖

共納入了82例患者。結果顯示,中位隨訪時間13.8個月時,PFS數據未成熟,1年PFS率達到65%。ORR為71%,DCR為99%。中位DOR(緩解持續時間)為13.6個月。

圖15 RELAY+研究的PFS結果

三、多個第三代EGFR-TKI發力,一線二線百花齊放

1

奧希替尼治療未經放療的腦轉移患者,ORR達66.7%

奧希替尼入腦能力強。在OCEAN II期研究中納入了為針對腦轉移治療的EGFR突變NSCLC患者,分為T790M隊列和一線隊列,都使用奧希替尼80mg/天治療。本次公布的結果是T790M隊列的數據。

圖16 OCEAN研究設計圖

40例T790M陽性患者中,有20%為有癥狀性。結果顯示,根據PAREXEL評估標準(為評估腦轉移療效的標準,與RECIST相似),顱內ORR為66.7%,根據RECIST標準的顱內ORR為70%。總體ORR(RECIST)為40.5%。中位PFS為7.1個月,中位OS為26.1個月,顱內中位PFS達到19.8個月之長。對于腦轉移的患者,奧希替尼展現了非常驚艷的療效。

圖17 OCEAN研究的結果

2

奧希替尼160mg治療20ins(插入突變),中位PFS達9.6個月

目前已上市的一代/二代EGFR-TKI對EGFR20ins的療效都欠佳。這項II期研究嘗試通過奧希替尼的加量來治療20ins。共納入了21例EGFR 20ins陽性晚期NSCLC患者,使用奧希替尼160mg/天進行治療。這些患者既往接受過的中位治療線數為2。

結果顯示,確認的ORR為24%(4/17),DCR為82%(14/17)。中位PFS為9.6個月,中位DOR未達到。奧希替尼加量對EGFR20ins展現了一定的療效。

圖18 奧希替尼160mg治療20ins的結果

3

Nazartinib一線治療EGFR突變,PFS達18個月

Nazartinib為第三代EGFR-TKI。一項II期研究評估了該藥一線治療EGFR突變晚期NSCLC的療效。共分析了45例患者。

結果顯示,ORR為69%,DCR為91%。中位PFS達到了18個月。中位OS仍未達到,已經超過了33個月。中位DOR(n=31)為25個月。1年OS率為90%,2年OS率為65%,33個月OS率為56%。Nazartinib一線治療EGFR突變的初步療效令人滿意。

圖19 Nazartinib一線治療的療效

4

艾氟替尼(Alflutinib)治療T790M突變,ORR達74.10%

艾氟替尼為國產第三代EGFR-TKI。這項IIb期研究由石遠凱教授牽頭,納入了經一代/二代EGFR-TKI治療后進展且T790M陽性的晚期NSCLC患者,使用艾氟替尼治療。共分析了220例患者。

結果顯示,ORR達到74.1%,DCR為93.6%;中位PFS為9.6個月。在納入的患者中,其中87例具有可測量或不可測量的顱內轉移,29例患者至少有一個顱內可測量病灶。這29例患者的顱內ORR達到65.5%,顱內DCR為100%,顱內中位PFS為11個月。艾氟替尼展現了不錯的入腦能力。

表3 艾氟替尼治療T790M突變的療效

5

Lazertinib后線治療EGFR突變腦轉移患者,顱內DCR達90.8%

Lazertinib為第三代EGFR-TKI。在一項I/II期研究中,納入了既往接受過EGFR-TKI的無癥狀性腦轉移患者,使用Lazertinib治療。結果顯示,顱內ORR為54.5%,顱內DCR為90.8%,顱內中位PFS未達到。

四、肺癌其他靶點的新藥奮身作戰,協力打造靶向治療新時代

1

ALK融合:阿來替尼、勞拉替尼、布加替尼再報佳訊

①阿來替尼5年OS率達到62.5%,創一線新紀錄,將ALK陽性晚期NSCLC“轉為”慢性病

ALEX研究為阿來替尼 vs 克唑替尼一線治療ALK陽性晚期NSCLC的III期研究。這次ASCO大會公布了該研究的5年OS結果。

結果顯示,阿來替尼組的中位OS明顯優于克唑替尼組,為未達到 vs 57.4個月(P=0.0376),降低了33%的死亡風險(HR 0.67)。用阿來替尼一線治療的患者中,共有62.5%活過了5年,而克唑替尼5年OS率為45.5%。目前,總人群的OS數據成熟度只有37%,從這良好的趨勢來看,阿來替尼的中位OS很有可能逼近10年。ALEX研究已經創下了ALK融合新紀錄,期待后續數據的更新,再登峰造極。

圖20 ALEX研究的5年OS結果

②Brigatinib(布加替尼)治療阿來替尼耐藥,PFS達7.3個月

布加替尼是第二代ALK-TKI,J-ALTA II期研究評估了該藥治療ALK-TKI進展ALK+日本晚期NSCLC患者的療效。

結果顯示,在既往阿來替尼(無論有無用過克唑替尼)進展的隊列中(n=47),布加替尼治療的ORR為30%,DCR為79%,中位DOR為6.1個月;中位PFS為7.3個月。在8例有顱內轉移的患者中,顱內ORR為25%,DCR為88%,顱內中位PFS未達到。

圖21 布加替尼治療阿來替尼耐藥的療效

③Lorlatinib(勞拉替尼)治療腦部進展,顱內DCR達95%

這項II期研究評估了第三代ALK-TKI勞拉替尼用于經ALK-TKI治療后只出現顱內進展的晚期NSCLC患者。共納入了22例患者。結果顯示,最佳顱內ORR為59%,顱內DCR達到了95%;1年的顱內PFS率為81%。從初步數據來看,勞拉替尼治療腦轉移的療效令人滿意。

圖22 勞拉替尼治療腦轉移進展的顱內ORR

2

MET三板斧亮相,國產藥沃利替尼最新數據閃爍ASCO

①沃利替尼治療MET 14跳躍突變NSCLC,PFS達9.7個月,國內適應證已受理

沃利替尼為中國自主研發的MET-TKI,其治療MET 14跳躍突變晚期NSCLC的適應證近日也獲得了NMPA(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受理,有望成為中國第一個獲批上市的MET抑制劑。這項由陸舜教授牽頭的II期研究納入了MET 14+ PSC(肺肉瘤樣癌)和其他類型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沃利替尼治療。

研究納入了25例PSC和45例其他NSCLC患者。結果顯示,在可評估療效的患者中,IRC(獨立評審中心)評估的ORR為49.2%,DCR為93.4%;研究者評估的ORR為51.6%,DCR為91.9%。對于PSC患者,中位PFS為5.5個月,而其他類型NSCLC的中位PFS為9.7個月。初治患者的中位PFS為13.8個月,經治患者為5.6個月。

表4 沃利替尼治療MET 14+的結果

②Tepotinib治療MET 14跳躍突變

這項名為VISION的II期研究納入了MET 14+晚期NSCLC患者,使用MET抑制劑tepotinib治療。納入患者中有43%為初治,43%接受過一線治療,其余23%接受過二線及以上治療。共有99例患者可評估療效。

IRC評估的總人群ORR為46.5%,DCR為65.7%,中位DOR為11.1個月。無論是組織或液體活檢確診,ORR/DCR療效都類似。總人群的中位PFS為8.5個月,組織活檢組為8.5個月,液體活檢組為11個月。

表5 VISION研究的結果

③Capmatinib治療MET 14+和高水平MET擴增

在GEOMETRY mono-1 II期研究中,隊列1a和5a分別納入了高水平MET擴增(GCN≥10)的69例經治患者和15例初治患者,使用Capmatinib治療。

結果顯示,該藥一線治療高水平MET擴增的ORR為40%(BIRC評估),DCR為66.7%;后線治療(2/3線)的ORR為29%,DCR為71%。

表6 GEOMETRY mono-1隊列1a和5a的結果

此外,在該研究的隊列6組別1中,Capmatinib二線治療3例高水平MET擴增都達到SD(疾病穩定)。隊列6組別2中,Capmatinib二線治療MET 14+的ORR為48.4%,DCR為90.3%(BIRC評估)。

表7 GEOMETRY mono-1隊列6的結果

3

HER2/CEACAM5藥物

①DS-8201治療HER2突變,后線ORR達61.9%

DS-8201是新型抗HER-2的ADC(抗體偶聯藥物)型藥物,該藥臨床研發進展神速,目前已經獲得FDA批準用于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的三線及以上治療。此次大會公布了DESTINY-Lung01 II期研究的隊列2數據。隊列2共納入了42例HER2突變晚期NSCLC患者,其中35.7%為亞裔。患者既往中位治療線數為2,其中有54.8%用過PD-1/PD-L1單抗治療。

結果顯示,ORR為61.9%,DCR為90.5%,中位PFS為14個月,中位OS未達到。在后線治療中還能達到這種數據,不愧為HER2新星。

表8 DESTINY-Lung01研究的結果

②靶向CEACAM5的新藥,后線ORR超過20%

CEACAM5(人癌胚抗原相關的細胞粘附分子5)在多個瘤種中過表達,包括非鱗狀NSCLC患者。對此,研發了針對該靶點的ADC新藥SAR408701。在前期研究中,分別納入了64例CEACAM5高表達(在≥50%組織中的表達≥2+)患者,及28例CEACAM5中等表達(在≥1%及<50%組織中表達≥2+)患者,用該藥治療。所有患者的既往中位治療線數為3,75%接受過免疫治療。

圖30 SAR408701的研究設計

結果顯示,CEACAM5高表達患者的ORR為20.3%,DCR為64.1%,中位DOR為5.6個月;中等表達患者的ORR為7.1%,DCR為60.7%,中位DOR未計算。目前,該藥正在開展III期臨床試驗,與多西他賽對比后線治療CEACAM5高表達NSCLC患者,期待。

圖31 SAR408701的研究結果

免疫篇

五、EGFR/ALK陰性一線治療:雙免疫秀飛大會全場,FDA適應證相繼獲批

在一線治療中,這兩三年來免疫聯合化療的方案正逐漸取代單純化療的治療地位。但是,免疫聯合化療雖然提高了療效,不良反應也會隨之疊加。近日,FDA接連獲批了納武利尤單抗+伊匹木單抗(ipilimumab)聯合或不聯合2周期化療的一線適應證,為晚期NSCLC迎來了雙免疫全新方案。今年ASCO大會更是公布了多項PD-1/PD-L1單抗聯合CTLA-4單抗的研究,相信雙免疫熱潮即將興起。

1

CheckMate227長期隨訪數據公布:雙免疫治療讓1/3晚期患者活過了3年

CheckMate227是NSCLC首個雙免疫取得陽性結果的III期研究。既往數據顯示,無論是PDL1陽性(≥1%)或陰性(<1%),納武利尤單抗3mg/kg(q2w)+低劑量伊匹木單抗1mg/kg(q6w)的一線治療OS都優于傳統化療。此次ASCO更新3年數據。該研究按照PD-L1表達陰性或陽性分為Part 1a和Part 1b。截至2020年2月28日,中位隨訪時間為43.1個月。

圖32 CheckMate227的研究設計圖

PD-L1≥1%患者持續從雙免疫治療中得到OS獲益(HR=0.79,95%CI 0.67-0.93),3年生存率為33%(納武利尤單抗+伊匹木單抗)、29%(納武利尤單抗)和22%(化療),也意味著三分之一患者用雙免疫活過了3年,相比下化療組只有五分之一。PD-L1≥1%患者在3年時,納武利尤單抗+伊匹木單抗組有18%的患者仍然未出現疾病進展,納武利尤單抗組的3年PFS率為12%,化療組為4%。雙免疫將PFS率提高了超過3倍!

達到腫瘤緩解的患者中,納武利尤單抗+伊匹木單抗組有38%在3年時未出現進展,納武利尤單抗組為32%,而化療組只有4%。

圖33 CheckMate227中PD-L1陽性患者的OS結果

PD-L1<1%患者中,雙免疫的OS也持續獲益(HR=0.64,95%CI 0.51-0.81),3年生存率為34%(納武利尤單抗+伊匹木單抗)、20%(納武利尤單抗+化療)和15%(化療);13%、8%和2%的患者達到持續的3年PFS;分別有34%、15%和0%的腫瘤緩解患者在3年時未出現疾病進展。

圖34 CheckMate227中PD-L1陰性患者的OS結果

PD-L1≥1%的患者,在6個月時若達到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納武利尤單抗+伊匹木單抗組有更長的OS(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如下表),雙免疫的3年生存率可以達到70%之高!

圖35 CheckMate227中達到緩解人群的OS結果

可以看到,無論PDL1是否陽性,雙免疫的長期生存情況相似,且獲益都優于化療。長期來看,更多達到緩解的患者用雙免疫可以長時間不出現腫瘤進展。

2

CheckMate9LA:納武利尤單抗+伊匹木單抗+2周期化療新方案進軍一線

該組合也在近期獲得了FDA批準NSCLC一線治療適應證。CheckMate9LA III期研究納入了EGFR/ALK陰性晚期NSCLC患者,一線使用納武利尤單抗+伊匹木單抗+2周期化療 vs 常規4周期化療治療。

圖36 CheckMate9LA的研究設計圖

結果顯示,免疫聯合組的中位OS顯著優于化療組(15.6個月 vs 10.9個月,HR 0.66)。免疫聯合組和化療組的1年生存率分別為63% vs 47%。OS的獲益無視患者的PD-L1表達(PD-L1陽性 的HR 0.64,PD-L1陰性的HR 0.62),非鱗與鱗癌的HR分別為0.69和0.62。

圖37 CheckMate9LA的OS結果

免疫聯合組展現了顯著性的PFS獲益,兩組中位PFS分別為6.7個月 vs 5.8個月(HR 0.68),1年PFS率幾乎翻倍(33% vs 18%)。

圖38 CheckMate9LA的PFS結果

免疫聯合組也提高了ORR,與化療相比為38% vs 25%,中位DOR為11.3個月 vs 5.6個月,1年DOR率為49% vs 24%。安全性方面,免疫聯合組的3-4級治療相關AE發生率為47%,化療組為38%。

圖39 CheckMate9LA的ORR和DOR結果

3

度伐利尤單抗+Tremelimumab±鉑類化療一線治療晚期NSCLC

PD-L1單抗度伐利尤單抗與CTLA-4單抗Tremelimumab是另一研究火熱雙免疫組搭檔。CCTG BR.34研究納入了EGFR/ALK陰性晚期NSCLC患者一線使用雙免疫聯合或不聯合4周期化療。

圖40 CCTG BR.34的研究設計圖

結果顯示,雙免疫聯合化療與不聯合化療相比,生存并無顯著性差異,兩組的中位OS為16.6個月 vs 14.1個月(P=0.46)。

圖40 CCTG BR.34研究的OS結果

不過,在PFS方面,免疫聯合化療組的中位PFS顯著優于免疫組,為7.7個月 vs 3.2個月(HR 0.67,P=0.0035)。根據iRECIST評估,免疫+化療組的ORR為27.7% vs 14.1%(P=0.003),RECIST v1.1評估的ORR為23.6% vs 14.1%(P=0.033)。

圖41 CCTG BR.34研究的PFS結果

4

阿替利珠單抗聯合TIGIT抑制劑,取得ORR和PFS獲益

Tiragolumab為抗TIGIT單克隆抗體,是新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TIGIT可抑制T細胞和NK(自然殺傷)細胞的抗癌功能,因此通過阻斷TIGIT通路或許可以更好地激活免疫細胞抗癌。

圖42 TIGIT通路的介紹

在CITYSCAPE這項II期隨機雙盲研究納入了EGFR/ALK陰性PD-L1陽性(TPS≥1%)的晚期NSCLC患者,一線使用Tiragolumab+PD-L1單抗阿替利珠單抗 vs 阿替利珠單抗進行治療。這項雙免疫治療的試驗共納入137患者。

圖43 CITYSCAPE研究的設計圖

結果顯示,免疫聯合組顯著提高了ORR(37% vs 21%),PD-L1高表達(TPS≥50%)人群的ORR甚至達到了66%(阿替利珠單抗單藥為24%)。免疫聯合組也顯著延長了中位PFS(5.55個月 vs 3.88個月,HR 0.58)。

圖44 CITYSCAPE研究的ORR結果

最令人滿意的是,TIGIT抑制劑的聯合使用并沒有明顯增加AE,聯合組與單藥組的3-5級AE發生率為48% vs 44%,5級AE發生率為48%與44%。

5

晚期NSCLC一線免疫爭奪賽,誰更優秀?

目前,EGFR/ALK陰性晚期NSCLC的一線治療,根據FDA已經獲批適應證的方案可以分為:

①PD-L1表達陽性及高表達:免疫單藥(帕博利珠單抗的KN024/042研究,IMpower110研究)

②對PD-L1表達無要求:

免疫+化療(帕博利珠單抗+化療的KN189/407研究;阿替利珠單抗+化療的IMpower130研究;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化療的IMpower150研究)

免疫+免疫(納武利尤單抗+伊匹木單抗的CheckMate227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試驗設計具有一定的差異,因此不能但看PFS及OS的數值高低差距來進行比較。更客觀地,我們可以參考HR(風險比)值來進行間接比較。

對于PD-L1高表達人群,帕博利珠單抗或阿替利珠單抗單藥的HR都較為滿意,這類人群可用免疫單藥進行治療。

但是對于PD-L1陽性患者,帕博利珠單抗單藥的HR其實并不理想,可能還是要根據患者情況來考慮聯合治療。

對于PD-L1<50%的人群,免疫+化療的HR值非常可觀,雙免疫也不錯,可以根據臨床實際情況進行抉擇。

表2 免疫一線治療晚期NSCLC的數據對比

六、免疫治療耐藥處理有了新方案

1

尼達尼布+多西他賽治療ICI(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耐藥,ORR達50%

VARGADO研究的隊列B納入了二線ICI治療進站后的晚期NSCLC患者,使用VEGF抑制劑尼達尼布+多西他賽治療。共納入了57例患者。

結果顯示,中位PFS為6.5個月,中位OS為12.4個月。患者從一線治療開始的中位OS為34.5個月。ORR為50%,DCR為85%。

表3 尼達尼布+多西他賽的療效

2

卡博替尼+阿替利珠單抗治療ICI耐藥,DCR達83%

COSMIC-021研究的隊列7納入了EGFR/ALK/ROS1/BRAF陰性既往接受過ICI治療的晚期NSCLC患者,使用卡博替尼+阿替利珠單抗治療。納入了30例,既往治療線數≤2。

結果顯示,ORR為27%,DCR為3%,中位DOR為5.7個月。

表4 卡博替尼+阿替利珠單抗的研究數據

本文首發:醫學界腫瘤頻道

本文作者:俞舜仁

責任編輯:Sharon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河县| 都昌县| 大渡口区| 来凤县| 老河口市| 津南区| 赤壁市| 汤原县| 株洲县| 江孜县| 青田县| 保靖县| 陈巴尔虎旗| 屯门区| 宁津县| 来凤县| 五河县| 理塘县| 晋宁县| 华阴市| 甘谷县| 城固县| 鹤庆县| 岐山县| 时尚| 新绛县| 扎鲁特旗| 双城市| 高密市| 武义县| 抚顺县| 南汇区| 噶尔县| 洞口县| 罗田县| 平原县| 清徐县| 同仁县| 通江县| 茂名市| 鸡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