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利刃出鞘》:這可能是2019年最好的懸疑片
電影作為人類的第七藝術,其本質上是講故事,好電影都有一個好故事。電影類型眾多,講故事的方式千變萬化,懸疑片作為電影較古老的類型,歷來就是大師輩出,佳作云集,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懸疑大師希區柯克和他那些名垂青史的經典電影。
近幾年也是出現一大批懸疑佳作,比如2017年在中國大陸上映的西班牙電影《看不見的客人》。

《利刃出鞘》是一部好萊塢出品的懸疑片,其在風格上自然也是延續了懸疑電影由來已久的特色,雖然在藝術成就上并沒有什么有力的突破,但其還是完美的講述了一個懸疑故事。
在時下這個講大IP制作,講流量明星,講視覺特效的年代,還能夠踏踏實實地講一個故事,這樣的創作者本來就值得鼓勵,更何況他們還講了一個好故事。
這部電影的故事發生在美國的鄉下,成功作家哈蘭帶領著家人生活在一座城堡式的建筑里。在哈蘭85歲生日這天,家人們歡聚一堂,可是第二天早上家人就發現老作家死在了自己書房,并且是割頸自殺。

一個在社會取得巨大成功的人突然離世,就算他是真的自殺,也會招來他人的猜測,總感覺他是被謀殺了而不是自殺。警察到來之后,自然也是先要尋找他殺的可能性,如果實在找不到被謀殺的證據,最后也只能以自殺的結論來結案。

哈蘭的突然離世,對他的家人來說自然是悲痛的,但是更讓他們頭痛的是遺產的繼承問題。面對著巨額遺產,理論上來講哈蘭的家人都有作案的動機,警察們自然也就不會放過他們任何一個人。
故事講到這里,最自然的邏輯就是順著家人們的線索深入下去,然后從他們的身上尋找事件真相的突破口。
最后,所有的線索聚焦到了哈蘭的貼身護士瑪塔身上,這個時候作為懸疑電影就需要完成反轉,證明瑪塔的無罪,順便在合乎邏輯的情況下,再找出一個真正殺害哈蘭的人。

懸疑電影的魅力在于故事的多次合理反轉,尤其是故事最后一刻的反轉,這種最后一刻反轉所帶來的戲劇力量足以決定一部懸疑電影的成敗。
《利刃出鞘》的故事有著經典的故事模板,順著電影史找上去我們發現最貼近的就是英國作家懸疑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創作方式。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懸疑故事,有著經典的模式,故事發生的場景都是一個封閉的空間。
《東方快車謀殺案》發生在火車上,《尼羅河上的慘案》發生在郵輪上,《陽光下的罪惡》發生在酒店里。

1974年上映的《東方快車謀殺案》
然后,觀眾和讀者就跟隨偵探逐一排查封閉空間里每一個和死者接觸過的人,最后在蛛絲馬跡里完成故事的反轉和尋找事件的真相。
《利刃出鞘》的設置也是完全如此,故事發生在哈蘭鄉下的城堡里,尋找真兇的過程也是從死者的身邊人開始。
其實這個故事在內核也是無限貼近阿加莎,主角們都是通過自身的真善美完成了最后的反轉和自我的救贖。
《利刃出鞘》除了講了一個完美的懸疑故事之外,還探討了血緣親情和家庭倫理。
老作家哈蘭明顯是沒有處理好自己和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最終才在85歲生日的時候落了如此的結局。

從這一點來講,這個故事又讓我想起了法國的一部電影,那就是凱瑟琳·德納芙和伊莎貝爾·于佩爾主演的《八美圖》。
《八美圖》的故事也是發生在封閉空間,家里男主人的離奇死亡牽扯出了圍他身邊的八個女人,隨著劇情的推進八個女人各自的秘密也水落石出。
同阿加莎作品改編電影和《八美圖》相比,《利刃出鞘》在故事層面是同等的優秀。

《八美圖》
但是,總體而言《利刃出鞘》還是沒有超越這些以往的懸疑佳作,細究起來它輸在了電影美學的營造上。
阿加莎作品改編電影和《八美圖》處處透露著古典審美,其中的服化道更是美輪美奐。
從這一點上來說,《利刃出鞘》就明顯有一些廉價感,這是一個沒有年代感的故事,如果讓它發生在阿加莎的年代或許會更好一點。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