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觀點湃|退場還是賣車,都請保持體面
風云變幻的市場中,想輕輕松松把錢賺了只存在于愿景中。更多的時候,有人為了活下去絞盡腦汁,有人在成功和成為“失信被執行人”之間反復橫跳,不是被輿論吞噬就是被市場淘汰。
極越啟動車主退款程序
事件概述:1月17日,極越官方發文宣布,自當日起將針對已支付意向金/定金、尚未提車且符合退款條件的用戶有序開展全額退款工作。預計1月22日起,款項會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退回至用戶的賬戶。
退款流程分為三個階段:完成退款登記、內部審核、簽署合同終止協議。

2024年12月29日,重慶市兩江新區,極越汽車品牌店大門已被貼上封條,處于關閉狀態。
點評:雖然網絡上對于極越CEO夏一平的評價不佳,但從該公司“閃崩”到推進補償員工欠薪、成立售后團隊、再到安排相關未提車用戶退款等事宜來看,其背后大股東吉利和百度仍展現出大企業應有的態度。
作為對比,2024年不少退出舞臺的新勢力被曝出欠薪裁員破產之后就無后文,已經顧不上體面。
不過,極越重返市場希望已經渺茫。一方面,經過這次事件,市場對其信心不足,股東雙方各自在核心領域的布局也不再需要極越來拼齊。
此外,2025年伊始,車市又進入了新格局——廣汽與華為車BU已共同辦公;上汽與華為也“好事將近”。各大新勢力產品進入新一代更迭,比如蔚來將全面進入“NT3.0”時代。極越產品的延續性已不足以與2025年的玩家們競爭。
傳樂道“強制”員工買車
事件概述:近日,網絡上流傳聊天記錄顯示,樂道汽車強制要求每位銷售人員都要買一臺樂道L60,半年后回收,但沒有任何合同協議。
對此,樂道副總裁慶華回應稱,問題源于溫州一位樂道店長在溝通時采取過于生硬的方式,已對其進行嚴厲批評。公司希望員工駕駛自家品牌的車輛,以便更深入地了解產品,并在與用戶交流時提供更為真實、有說服力的體驗分享,公司對一線員工和店長也提供一定的購車政策優惠。

2024年12月31日,上海,樂道汽車。
點評:根據公開信息,樂道員工買自家車是劃算的。網絡流出截圖顯示,員工購買樂道L60,按車價租電需支付150000元,同時享有員工優惠26000元,開票價格為12.4萬元。月供為2066元,持續6個月,加上海南地區的保險費用5200元,總計17000元(海南的補貼1.8萬元可覆蓋半年的月供)。半年后,公司將以75折的價格112500元回購車輛,而舊車殘值計算為124000元減去6個月的月供總額,即111604元。
也就是說,員工可以在半年時間內免費使用車輛,還能獲得900元的差額收益以及半年后保險退費2000元,此外還能享受半年的免費換電服務,無需承擔出行成本。
有網友就表示,“沒見過條件這么優惠的強制購車”,但也有網友稱,“再劃算,但讓本來沒有購車意愿的員工購買,就是不合理的”。
事實上,從樂道副總裁的話語中,外界不難品出“鼓勵員工買樂道”的意味,只是在“指導思想”向下傳遞的過程中,難免會走樣。比如這位溫州店長,就“自由發揮”,把“鼓勵”變成“強制”。
在行業里,這樣的現象并不罕見,甚至此前某房地產商造車,還讓員工買房子后送車,既賣出了房子,又“賣出”了車。
跨國車企也有類似做法,比如豐田的工程師在不止一個場合提到過,“上級要求上下班開豐田車”,因為“要了解豐田產品的優劣勢,這樣才能持續造出更好的車”。
但同樣的操作,此舉背后傳達出的企業精神和市場目的似乎有著天壤之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