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乳腺癌篩查策略與實踐
乳腺癌作為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主要惡性腫瘤之一,其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對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至關重要。本文將從乳腺癌篩查的重要性、篩查策略、篩查方法、實踐案例以及未來展望等方面進行全面闡述,以期為公眾提供科學、全面的乳腺癌篩查知識。
一、乳腺癌篩查的重要性
乳腺癌的發病率在全球范圍內逐年上升,且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在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且發病高峰年齡段在45~55歲,早于西方發達國家。早期乳腺癌往往無明顯癥狀或體征,容易被忽視,從而延誤最佳治療時機。因此,通過乳腺癌篩查,可以及早發現乳腺癌前病變及早期無癥狀乳腺癌,給予及時診斷和治療,從而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二、乳腺癌篩查策略
乳腺癌篩查策略的制定應基于國內外指南推薦、我國國情以及婦女乳腺生理特點等因素。以下是我國乳腺癌篩查的主要策略:
篩查起始年齡:
一般人群:建議從40歲開始進行乳腺癌篩查。
高危人群:對于有乳腺癌家族史、既往乳腺疾病史、未生育或生育較晚、長期使用外源性雌激素等高危因素的女性,建議將篩查起始年齡提前至20歲或更早。
篩查頻率:
一般人群:建議每1-2年進行一次乳腺癌篩查。
高危人群:建議每年進行一次或更頻繁的篩查。
篩查方法:
乳腺臨床檢查:通過醫生的觸診檢查乳房有無腫塊、皮膚改變等異常情況。
乳腺影像學檢查:包括乳腺彩超、乳腺X線(鉬靶)檢查等,用于觀察乳房內占位性病變情況。
病理學檢查:對于影像學檢查發現的可疑病變,需進行穿刺活檢等病理學檢查以明確診斷。
三、乳腺癌篩查方法
乳腺癌篩查方法多種多樣,包括自我檢查、臨床檢查以及影像學檢查等。以下是幾種常見的篩查方法:
自我檢查:
時間選擇:建議在每月月經過后7-11天進行,此時乳腺處于相對穩定狀態,便于發現腫塊。
檢查方法:通過視覺觀察乳房外觀(圖1)、觸摸乳房及腋窩淋巴結等方式進行。注意檢查乳房有無紅腫、凹陷、腫塊等異常情況,以及乳頭有無溢液、乳暈有無濕疹樣改變等(圖2)。


圖1
圖2


臨床檢查:
由專業醫生進行觸診檢查,結合患者病史、家族史等信息進行綜合評估。
乳腺彩超:
乳腺彩超是發現乳腺癌的重要影像學檢查手段之一,具有無創、無痛、可重復性強等優點。通過彩超可以觀察乳房內腫塊的大小、形態、邊界、血流等特征,初步判斷腫塊的良惡性。
乳腺X線(鉬靶)檢查:
乳腺X線檢查是乳腺癌篩查的常用方法之一,尤其適用于乳腺腺體較為致密的女性。通過X線檢查可以發現乳房內的微小鈣化灶等早期乳腺癌征象。
腫瘤標志物檢查:
腫瘤標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CA153等與乳腺癌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通過采血檢查腫瘤標志物水平,可以為乳腺癌的診斷提供輔助依據。
四、注意事項:
1.了解自身情況
病史與家族史:患者應詳細了解自己的乳房病史、月經婚育史以及乳腺癌家族史等,這些信息對醫生評估個人風險和制定篩查計劃至關重要。
2.檢查前的準備
時間選擇:對于初診的乳腺疾病患者,如體格檢查不甚滿意時,可遵醫囑在最佳體檢時間再行檢查,如月經周期的第10天左右,以避免因月經周期中乳腺生理變化而造成的干擾。
心態調整:患者應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焦慮、緊張、抑郁等情緒,這些情緒可能會影響檢查結果。可以通過深呼吸、冥想或聽音樂等方式來放松心情。
穿著選擇:在進行乳腺B超或體格檢查時,患者應穿著合適的衣物,盡量選擇比較寬松的上衣,避免穿連衣裙、緊身衣等衣物,以免影響檢查。同時,注意避免在乳房涂抹粉末、乳液或化妝品等,以免干擾檢查結果。
其他準備:如進行乳腺增強磁共振檢查,需避免佩戴手表、項鏈、眼鏡等金屬物品,以免干擾檢查結果。如果患者佩戴安裝心臟起搏器,也需提前告知醫生。
3.檢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遵循檢查流程:患者應遵循醫生的指導,按照檢查流程進行。在檢查過程中,保持身體放松,配合醫生的操作。
注意檢查細節:注重乳房的對稱性,遵循兩側對比、先健側后患側的原則;注重檢查的全面性,遵循先視診后觸診、先乳房后全身的原則,不遺漏每一個體征、每一個細節,不遺漏腋窩淋巴結。
及時告知不適:在檢查過程中,如果患者出現任何不適,如心悸、呼吸困難等,應及時告知醫生,以便醫生采取相應的措施。
4.檢查后的注意事項
遵循醫囑: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定期復查和隨訪,以便及時發現并處理任何異常情況。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以降低乳腺癌的發病風險。
五、實踐案例
近年來,我國各地積極開展乳腺癌篩查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以下是一些實踐案例:
1.國家免費兩癌篩查項目:自2008年起,國家衛生部、財政部和全國婦聯聯合開展免費兩癌篩查(包含乳腺癌和宮頸癌)項目。該項目為35-64歲的農村婦女提供免費篩查服務,有效提高了農村婦女的乳腺癌早期發現率。
2.社區乳腺癌篩查活動:許多社區和醫療機構定期開展乳腺癌篩查活動,通過宣傳、講座、義診等形式提高公眾對乳腺癌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同時,為居民提供便捷的篩查服務,幫助居民及時發現并治療乳腺癌。
其中張女士,45歲,無乳腺癌家族史,但平時注重健康,每月堅持進行乳房自我檢查。做到了早期發現,及時治療的過程。記得張女士告訴我們她會選擇在每月月經結束后的第7天進行乳房自我檢查,此時乳房處于相對穩定的生理狀態,更容易發現異常。采用平臥觸摸法,對乳房進行全面檢查。在檢查過程中,她發現右側乳房外上象限有一個質地較硬、邊界不清的腫塊,且伴有輕微壓痛,因此,她立即前往醫院就診,通過乳腺彩超和鉬靶檢查,確診為早期乳腺癌。由于發現及時,張女士接受了保乳手術和輔助化療,術后恢復良好,目前生活質量較高。通過張女士的案例表明,定期的自我檢查對于早期發現乳腺癌至關重要。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當然臨床上還有一類像李阿姨這樣的人群,年齡55歲,有乳腺癌家族史(母親曾患乳腺癌),且未生育,屬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加強篩查。李阿姨深知自己的乳腺癌風險較高,因此,從40歲開始就每年進行一次乳腺篩查,包括臨床檢查、乳腺彩超和必要時的鉬靶檢查。在一次自我檢查中,李阿姨發現乳頭有少量血性溢液,但沒有明顯腫塊。她立即將這一情況告知醫生。經過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早期乳腺癌伴導管內癌。由于發現及時,李阿姨接受了手術治療和內分泌治療,預后良好。同時李阿姨還接受了遺傳咨詢和基因檢測,了解自己的遺傳風險,并制定了個性化的健康管理計劃。通過案例啟示:對于乳腺癌高危人群來說,加強篩查力度、提高篩查頻率是預防乳腺癌的重要措施。同時,遺傳咨詢和基因檢測也有助于評估個人風險并制定個性化的健康管理計劃。
上述兩個案例都充分證明了乳腺癌篩查是預防和治療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定期的乳房自我檢查,結合專業的醫療篩查手段,加強篩查力度和頻率,可以顯著提高乳腺癌的早期發現率。一旦發現異常或疑似癥狀,及時就醫并接受專業診斷和治療,均可得到良好的愈后結果。此外,對乳腺癌高危人群進行遺傳咨詢和基因檢測等也是預防乳腺癌的重要措施。因此我們應積極制定合理的篩查策略、采用科學的篩查方法以及加強篩查工作的實踐和推廣,從而有效降低乳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乳腺癌篩查工作將朝著更加精準、便捷的方向發展。未來,乳腺癌篩查將更加注重個性化、精準化篩查策略的制定和實施。同時,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和發展,乳腺癌篩查的準確性和效率將得到進一步提升。此外,加強乳腺癌篩查的科普宣傳和教育也是未來工作的重點之一。通過提高公眾對乳腺癌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促進更多人參與到乳腺癌篩查中來,共同守護乳腺健康。
參考文獻:[1] 郭璐,張世玉,齊燕輝,等. 中青年乳腺癌患者術后心理反應的變化軌跡及影響因素研究[J]. 護理學雜志,2024,39(12):81-85. DOI:10.3870/j.issn.1001-4152.2024.12.081.
作者:蔣柳雅 系上海市靜安區中心醫院康復科護士長,主要專業方向: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的評估、治療、皮膚、康復護理和居家管理、腦卒中后肢體功能障礙的康復護理銜接技術;老年全周期康復護理銜接技術,傷口護理專科護士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