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金昌:解鎖沉浸式文旅新場景
連綿起伏的紅色山丘寸草不生,烈日的炙烤下呈現出一種荒蕪而又壯觀的美;遠處的天空湛藍如寶石,與這片赤紅色的土地形成鮮明對比,仿佛在訴說著宇宙的無盡奧秘……
這處奇特的地貌,就是位于金昌市金川區的火星1號基地,其戈壁地貌、紅色巖體等顯著地形地貌及自然條件與火星較為類似,是“太空C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內首個根據真實航天邏輯打造的火星生存模擬基地。

火星1號基地
金昌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基地由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與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指導建設,項目預算總投資約30億元,共分三期建設。規劃打造3大體驗中心、4大主題內容以及30+項沉浸式體驗項目,通過火星生存場景模擬、實體建筑仿制、科幻造景等手段,形成完整的沉浸式航天體驗設施和科普、研學體系,構建多元新業態火星生活場景,成為中國首個火星主題沉浸式實景體驗基地。
“走進基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充滿科技感的建筑。這些建筑造型奇特、線條感強,仿佛是從未來穿越而來。”來自北京的劉磊迫不及待地穿上特制的航天服,“在踏進模擬太空艙的那一刻,仿佛自己真的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之中。艙內各種儀器設備精密復雜,閃爍的指示燈和屏幕上的數據讓人感受到太空探索的嚴謹與神秘。”
火星1號基地工作人員介紹,基地通過線上進校課程,將小學自然課程,中學物理、化學、生物課程中的關于太空和火星的知識點帶進校園。線下通過“小小航天員培訓課程”體系,以航天員訓練體系為依托,模擬真實地外生存環境,打造青少年沉浸式大型實景研學營。在文創業態方面,火星1號基地通過“超級IP”和“爆款思維”賦能原創設計,使文創產品變成“有故事”的物品,成為融合了人文、藝術、生活、創意、體驗等功能的復合空間。
火星1號基地只是金昌豐富文旅業態的一方面,金川國家礦山公園則見證了當地向綠而生的奇跡。
游客王興凱在朋友圈曬圖、配文:“那巨大而深邃的礦坑如同一幅震撼人心的歷史畫卷,展現了人類工業文明的深刻印記。礦坑邊緣陡峭如削,深不見底,仿佛在默默訴說著往昔采礦的艱辛與輝煌。”
金昌緣礦興企、因企設市,這里是全國鎳工業發展的核心區域,無數的礦石從地下被開采出來,為國家建設貢獻了巨大力量。“金川集團公司幾十年的礦業開采活動留下了豐富的礦業遺跡及人文遺跡。為了治理露天開采區、修復生態環境、保護工業遺跡,金川集團公司依托露天礦老坑、斜坡道、井下巷道、尾礦庫等遺跡,修建起國家級的礦山公園,使其成為金昌獨特亮麗的人文景觀。”金昌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金昌市以現有的露天礦老坑和金川科技館等為核心,市企合作共同開發了集工業體驗、工業研學、工礦攬奇等工業科技游核心產品,打造出西部獨一無二的工業旅游區,有效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發展。

金川國家礦山公園 王生軍 攝
不僅如此,深入金昌市的公園,你會驚喜地發現綠色正悄然蔓延。曾經荒蕪的土地上,如今綠樹成蔭,花草繁盛。“這是金昌向綠而生的生動寫照。曾經的工業廢墟,如今在生態修復的努力下煥發出勃勃生機。新栽的樹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綻放的花朵散發出陣陣芬芳,仿佛在訴說著這座城市轉型發展的堅定決心。”金昌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近年來,隨著消費的升級,消費需求呈現多樣化。為滿足旅游市場個性化、深度化的需求,金昌打造了多種旅游業態,如火星露營、科普研學、戈壁越野、鄉村度假、夜間旅游、生態旅行、文化體驗等,同時開展沉浸式文旅體驗。通過文旅融合、虛實結合等方式,讓游客獲得全新體驗,旅游消費也從走馬觀花式的“趕景點”向“商、養、學、閑、情、奇”深度游覽、互動式休閑轉變。
目前,金昌市已出臺《金昌市“引客入金”旅游獎勵補貼試行辦法》《金昌市文化娛樂類企業規下轉規上和規上企業獎勵補貼辦法》《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金昌市支持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質量發展獎勵辦法》等一系列激勵政策措施,補貼標準更優化、涵蓋面更廣泛,為旅行社及文旅相關企業帶來真金白銀的支持。后期,金昌還將打造精品文旅項目,爭取設立文化旅游發展專項資金,謀劃金川龍地質博物館項目建設。同時,實施特色文旅商品“十進活動”和旅游“后備箱”工程,策劃舉辦金昌文創大賽、文創采風、文旅商品市集等活動,推動文創產品主題創意設計和孵化落地。拓展融合夜間消費場景,打造旅游休閑街區、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激發文旅市場活力。
“相信在產業融合的大趨勢下,金昌文旅產業或將迎來更多跨界融合,為文旅地產打造新場景、新消費、新動能。”金昌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說。
來源:新甘肅
文字: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張櫟
特別聲明:
1.微游甘肅內容文章旨在宣傳甘肅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由于條件所限,在轉載之前無法與所有權利人聯系授權,可能出現部分原創圖片或文字未署名,請聯系添加。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處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