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甘肅人大社工委調研低收入群體保障:醫療救助政策門檻過高
日前,甘肅省人大常委會社會建設工作委員會對外公布了《關于全省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保障情況的調研報告》。這份報告提到,從問卷調查的情況看,39%的家庭不同程度存在因病致貧風險。有的地方反映,非低收入人口申請納入醫療救助的認定標準“門檻”較高,一些大病困難群眾因達不到條件要求而得不到醫療救助,一些大病困難群眾因為審核認定程序較多而不能及時享受政策,醫療救助資金存在結余情況。

甘肅省人大常委會社會建設委員會組織開展低收入群體生活保障情況專題調研 新甘肅客戶端 資料圖
2023年4月,調研組先后深入蘭州、隴南、平涼、武威4個市的15個社區(村)和8個敬老院、福利院及35戶低收入群眾家庭,對甘肅省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保障情況進行調研。調研過程中,以解剖麻雀的方式詳細詢問核對救助幫扶情況,以問卷形式了解14個市州700戶城鄉低收入家庭的有關情況和30名基層工作人員的意見建議,并聽取了省民政廳等7個部門和金昌市的相關匯報。
上述報告梳理了5類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管理體制機制不夠順暢。低收入困難群體基本生活保障體系復雜,涉及管理部門多,保障對象多項保障項目集于一身的情況較為常見,這對做好相關保障項目及政府管理部門的統籌協調和有效銜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少地方反映,當前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醫療救助等各項救助歸不同部門負責,救助資金撥付渠道不一,制度間缺少銜接,救助資源整合不到位、分配不均衡,管理多頭、條塊分割的問題影響了社會救助政策的高效運行。
二、救助幫扶制度不夠完善。一是教育資助政策仍存在一些“盲點”。如,普通高中免學雜費的資助對象為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和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城市低保家庭學生和城市特困救助供養學生尚不能享受國家免學費政策;同時,還未將中職三年級的學生納入國家助學金資助范圍。二是醫療救助政策“門檻”過高。從問卷調查的情況看,39%的家庭不同程度存在因病致貧風險。有的地方反映,非低收入人口申請納入醫療救助的認定標準“門檻”較高,一些大病困難群眾因達不到條件要求而得不到醫療救助,一些大病困難群眾因為審核認定程序較多而不能及時享受政策,醫療救助資金存在結余情況。三是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的相關政策需要調整。有的地方提出購買社會救助服務資金在困難群體救助補助資金中列支比例較小,影響了服務類社會救助質量的提升。四是殘疾人托養照護供需矛盾突出。全省城鎮重度殘疾人日間照料指標僅有5450人,遠遠不能滿足目前全省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的照護需求。
三、落實救助政策不夠精準。少數地方在認定農村低保對象時,沒有將照顧重殘、重病、學齡兒童等特殊情形的家庭視為部分喪失勞動能力,把本應納入一、二類的對象納入了三、四類,造成保障類別不精準。個別地方在審核確認救助對象時,生搬硬套搞“一刀切”,造成一些實際需要救助的家庭或人員得不到及時救助。有的基層社會救助經辦人員生怕“錯保”被追究責任,沒有仔細甄別“可保可不保”的人員,造成一些因剛性支出過大導致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的困難群眾沒有得到及時救助。
四、信息共享和工作力量不夠到位。社會救助管理信息涉及民政、公安、醫保、人社、殘聯等多個部門,目前尚未建立統一的信息管理平臺,信息資源共享困難,在具體實施救助過程中難以全面、及時掌握救助對象信息,一些違規享受救助的問題沒有得到完全杜絕。社會救助工作量大,政策性較強,開展各項救助工作都需要核查到戶到人,各街道社區工作人員配備有限、流動性大,基層工作力量較為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救助政策在基層的落實。社會救助領域社工專業力量不足,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和社會工作者為救助對象提供心理疏導、資源鏈接、能力提升、社會融入等服務范圍有限,志愿幫扶困難群體等方面的作用發揮不明顯。
五、政策宣傳不夠普及。從問卷調查的情況看,約有7%的低收入群體對社會救助申請程序、救助范圍、救助政策不了解,說明有的地方對救助政策宣傳普及不夠。從座談交流的情況看,有的地方存在對救助政策掌握不全、了解不深、理解不透的問題,有的救助專干崗位調整過于頻繁,加之工作交接不到位,對政策的學習了解不及時,導致其對救助政策不熟知、理解不準確、執行有偏差、落實不到位。從入戶走訪的情況看,在困難殘疾人的救助中,各地對于提供生活、就業、教育等具體救助措施比較重視,但對滿足其精神撫慰等多樣化需求方面研究不多。
甘肅省人大常委會社會建設工作委員會在調研報告中建議,要強化協同配合,加強部門間協調溝通,將“背靠背”式的工作方式改進為“面對面”式的工作方式,推進各項救助政策之間以及社會救助和社會保險、社會福利制度之間的有效銜接,提高綜合救助效能。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