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國“全職兒女”:27歲,還是個孩子,因為根本做不起大人
“我今年27歲。只是大多數時候,我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我還在合租,財產主要是物美價廉的宜家家具。在我這個年紀,我的父母已經擁有了家庭和兩個孩子,但我的成就是:最新購買的多肉植物還在茍延殘喘。
“坦白說,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總是夢想著到達26歲。我一直相信,到了26歲,我會有一份讓人羨慕的職業,穿著高跟鞋走路不會絆倒,擁有一間布置高雅的公寓,獨自居住。

《老友記》
”現在,我已經過了夢想的年紀,距離我想要的生活大概有一光年。年收入從來沒超過4萬美元,在狹窄的公寓跟室友過著雞毛蒜皮的日子,跟大學時候就在一起的男友在一起,但還沒有結婚,短期內也不打算要孩子。畢竟我還有六位數的學生貸款債務。
“我的確畢業了,但是我的生活跟21歲時沒什么兩樣。
”當然,我并不孤單,對千禧一代和Z世代來說,這很尋常。這一代年輕人,常常不跟伴侶一起住,而是住在父母家。不僅晚婚,許多人永遠也不會結婚。是不是會擁有自己的房子,決定因素不是自己的收入,而是父母有沒有財產。

《老友記》
“我們有望成為第一代比父母更窮的人。所以,我覺得自己是個孩子也不足為奇,畢竟我負擔不起一個成年人的生活?!?/p>
這段自白,來自美國的一個千禧一代。其實,聽起來是不是也很像我們許多年輕人的自畫像。
前段時間,社交媒體上流行一個詞“全職兒女”。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新型啃老的生活方式:在家里承擔一點家務勞動,從父母換取一些生活費,同時考研、考公或準備找工作,啃老了但又沒完全啃。
話說,全世界的年輕人為什么都過得這么難呢?

《上車家族》
01
四分之一的千禧一代跟父母同住
根據2022年12月美國物業管理網站的一項最新調查,在美國,年齡在26- 41歲之間的千禧一代中,有四分之一正在與父母同住。在接受調查的1,200 名千禧一代中,有八分之一的人是今年搬去與父母同住的。
對千禧一代來說,搬回父母身邊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在大流行初期,很多年輕人搬回父母身邊以度過封鎖期。皮尤研究中心在 2020 年9月報告稱,這是自大蕭條以來首次有超過一半的29歲以下美國人與父母同住。

大流行的第3年,千禧一代仍在回家,這表明這種趨勢倒不是一次短暫的趨勢。
為什么要回家呢?原因很多:照顧父母、喜歡與父母一起住、個人健康原因,以及失業或擔心失業。
但是要說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沒錢,或者省錢。
超過39%的人表示,付不起房租。平均來算,每個月得付2040美元的房租,對很多人來說,太難了。有將近 51%的人表示,省錢是他們搬回家的首要原因。
2022年,美國的房租成本呈指數級增長,高到美國人每月必須比大流行病前多工作6小時才能付得起房租。不斷上漲的成本將使多年來一直在醞釀的住房危機長期存在。

02
我們不太可能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了
其實,在當前的經濟狀況出現之前,相比父輩們,擁有自己的房子,并且實現人生重要的里程碑這件事,對年輕一代來說的確是更難了。
世界經濟論壇新經濟與社會中心對美國和南歐的研究表明,與同齡的老一代相比,年輕一代擁有自己房屋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但一個關鍵問題是,中位房價相對于中位收入一直在逐漸上漲。歐洲中央銀行高級經濟學家、研究員貢薩洛·帕斯-帕爾多表示,并不是年輕一代不想擁有,而是他們做不到。
與此同時,年輕一代的工資也沒有以前那么高了。在美國,盡管過去五年工資普遍上漲,但生活成本的上漲速度遠遠超過工資上漲的速度。

《聊天記錄》
大流行加劇了經濟困難。金融服務機構 Bankrate 進行的2021年美國調查數據顯示,與老一輩人相比,大流行使59%的18-35歲的年輕人更有可能推遲人生里程碑。對于35 -55 歲的受訪者,這一數字為40%,而對于55歲或以上的受訪者,這一數字下降到23%。
03
感覺一切不會變好了
陷入經濟困境的不止千禧一代,還有Z世代。
盡管 Z 世代和千禧一代存在諸多差異,但他們都同意一件事:他們相信自己永遠也買不起生活中最想要的大部分東西了。
這個結論來自2022年美國移動銀行應用程序戴夫和哈里斯民意調查。他們對1000名18-41歲對美國人展開調查,發現 61%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受訪者表示對實現夢想的未來缺乏信心。
這項調查也與2022年1月全球決策情報公司早間咨詢發布的消費者銀行業務和支付狀況報告遙相呼應。該報告發現近一半的千禧一代認為他們的財務狀況可能讓他們永遠無法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了。38%的千禧一代表示,經常會覺得自己在財務方面有一些落后。

《聊天記錄》
Z 世代的情況也好不到哪里去。年紀最大的一批Z世代剛畢業就面對疫情的爆發。要知道,在大流行開始時,失業對最年輕的工人打擊最大。
這兩年的通貨膨脹也在不斷傷害著年輕人。他們收入和儲蓄最小,生活變得更加艱難。調查中,53%的受訪者表示,因為通貨膨脹率上升,他們可能會放棄一些大花銷的計劃,比如度假、參加婚禮或者家庭團聚。如果仍然想去度假的話,42%的人只能通過增加預算和負債來實現。

《聊天記錄》
從大學過渡到勞動力市場,不穩定的經濟正在影響Z時代償還債務的能力,甚至使他們無法建立信用記錄,而這些信用記錄是構建未來所必需的無力儲蓄也可能讓他們在未來承擔更多的債務。許多Z世代無法將錢存入必要的應急基金、存錢買房、組建家庭或退休。
這種情況不僅會損害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人生前景和未來機會,一些研究還表明,這種無法達到里程碑正在造成心理損失。年輕人感到實現這些目標的壓力,但卻沒有資源這樣做。
2022年8月,英國關系支持網絡 Relate 對“里程碑焦慮”進行的研究表明,83%的Z世代和77%的千禧一代感受到了里程碑的壓力。
所以,在這樣的處境中,我們將去往何處呢?

原標題:《美國“全職兒女”:27歲,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因為根本做不起大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