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魔都的燈塔書房,是閱覽空間、咖啡館還是旅游資訊站?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魔都書店不少,風格迥異、功能多元的不計其數,但說起閱覽室或讀書角,人們的腦海里的印象可能就是圖書館里一排排規規整整的桌椅和書報架,或者是裝潢得有些素凈,格子間式的付費自習室。有沒有看得到風景、喝得到咖啡、能參加活動,還免費的呢?
找到“燈塔書房”,這些福利也就一并齊全了。
是書房,但又不僅僅是書房
7月初,坐落于網紅打卡地段——徐匯濱江的黨群服務中心里,最新的一座“燈塔書房”正式對外開放。

徐匯濱江黨群服務中心 外景 本文圖片除標注外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燈塔書房 徐匯濱江黨群服務中心
不論是黨群服務中心里可容納上百人的“水岸講堂”的矮柜、側柜,還是公共區的墻面,都擺放上了紅色歷史、時尚藝術、社科人文等主題的書籍、畫冊。人們可以在階梯、座椅各處閑坐,隨手取閱自己鐘意的讀本,落地窗外便是徐匯濱江的水岸露臺,可將浦江美景盡收眼底。

徐匯濱江黨群服務中心內景

落地窗外,水岸露臺和濱江美景盡收眼底
市民游客可以隨意在此休憩、閱讀,無需支付任何費用。這是徐匯區堅持“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的切實之舉。在徐匯生活了30余年的朱先生告訴記者,“這里有時髦的咖啡館,年輕人可以消費,但我們幾個退休工人就自己帶茶,拿幾本書看看,或者坐著聊天,望望風景,這和城里很多裝潢得很好的書店很不一樣的,感覺很親民!”

徐匯濱江黨群服務中心內有咖啡館
在書柜前翻閱徐匯旅游宣傳冊的丁同學趁著暑期來從南京來滬游玩,一路沿濱江步道閑逛,原本計劃進來買杯咖啡,但后來發現這里“別有洞天”。他說:“起初我只知道徐匯濱江,但對整個片區的歷史、好玩的地方沒有印象,這里有介紹手冊、明信片,也有工作人工作人員可以咨詢,感覺像是‘旅游咨詢站’,挺有意思啊!”

觀眾游客可免費取閱游覽資料
事實上,這就是燈塔書房項目的特質之一,立足于老上海、新上海、國際化上海的城市多元構成性,聚焦新型閱讀平臺打造和服務理念升級,彰顯上海一流的文化設施以及構建卓越城市的文化軟實力。
燈塔書房是徐匯區公共圖書館總分館體系中的創新之舉,脫胎于居委圖書室和服務點位的升級。據徐匯圖書館館長房蕓芳介紹,自2019年底燈塔書房項目啟動以來,他們實地走訪了十余家備選點位,最終結合軟硬件條件及街道意愿、實際需求、地域特色和綜合效益,滿足布局協調性、資源多樣性、形式藝術性、管理合理性的要求,從軟硬件改造、紙質圖書及數字資源配送、閱讀活動品牌化定制等多方面進行系統提升,讓人們打破對書房的傳統印象。目前項目已經在龍南佳苑“初心匯”黨群服務站、樂山鄰里匯、徐家匯T站、衡復風貌館、西岸水岸匯等落地,每個空間都依照受眾群體的年齡、職業、需求進行定制。

龍南佳苑里燈塔書房指示牌
記者在龍南佳苑的點位看到了電子閱讀本自助借閱機,“初心在龍南”青年志愿者隊隊長楊緯敏說:“龍南佳苑是徐匯的人才公寓,租客來自五湖四海,各行各業,大家對閱讀的需求和渴望也很強烈,區圖書館特別配備了這樣的掌上工具,廣受好評,借閱率也非常高”。

超星電子閱讀本自助借閱機
二樓既有沙發座,又有桌椅,是一處放松休閑的空間。住戶代表、正準備報考研究生的吳蘇園在采訪中表示她常常來此溫書,“這里有安靜的氣氛、豐富的書籍還有咖啡機,我常和朋友們說,這就是‘家門口最棒的自習室’,是我們的福利站”。

龍南佳苑 燈塔書房
書柜里有黨史、社科人文、科學普及的讀本,還有很多關于世界各地的旅游文化書。徐匯圖書館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個點位的書單制定都花費了很大的功夫,前期做了大量的調研和問卷,所有書目選擇都力求精準配送,所有服務都精益求精。


龍南佳苑燈塔書房書架
在樂山鄰里匯的點位里,書柜里有許多養生書籍和兒童繪本,滿足了社區老人及孩子的閱讀需求,書房也成了鄰里交流的新空間,很多大人帶著孩子一起閱讀,真誠分享各自的讀后感。該點位的墻面上還有“可撕拉的菜譜”。采訪當日,居民胡阿姨與徐家匯街道樂山二三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余美香圍繞書籍更新、菜譜設計等話題熱烈交流。余美香誠懇地說,“我們歡迎居民提問題,這是好事,因為大家的關注和建議,我們才能做得更好!”

居民胡阿姨與徐家匯街道樂山二三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余美香熱烈討論

樂山鄰里匯 燈塔書房
重新定義“閱讀”
走訪過程中,記者發現位于徐家匯T站的點位顯得尤為特別。不單單因為它地處徐家匯黃金商圈C位,還因為那里的書柜中“暗藏玄機”。

徐家匯T站入口
由于T站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它也是展示徐匯海派之源文化的絕佳窗口。臺階式的書架里放置了一系列徐家匯近現代歷史、文化、建筑的書籍、畫冊,還設計主題定制配送活動,受到了商圈樓宇白領、附近街道居民和往來游客的好評。

徐家匯T站 徐家匯源景區重要地標介紹

徐家匯T站 燈塔書房
而更令人驚喜的是安置在格子里的一個個奇特的知識盒子互動裝置。設計方自然力研究院聯合創始人周雷告訴澎湃新聞,這是他們通過視覺、觸覺和互動形式建造的全新閱讀模式——“可閱讀”城市。

知識盒子
設計團隊圍繞徐家匯周邊的文化歷史、紅色印記等重要景點、地標進行創意發揮,藝術化演繹、提取地標的建筑形態和精神內涵,將它們嵌入在木質、亞克力材料中。讀者只要翻開有圖案的方塊,掃描內部二維碼,便可了解該點位更多的信息,還能獲取游覽路線,深入領略徐家匯的風景。
翻開圖案,掃碼便可獲取地標信息

通過掃描二維碼,聯動文旅小程序
周雷說:“我們相信形式就是信息,透過這樣原創、新鮮的形式,使人們的閱讀體驗變得更豐滿,更有趣。閱讀不是簡單翻閱的動作,它可以被設計、可以被重新定義,這也是燈塔書房的內涵的一種精神,點亮創意,創造可能。”

龍南佳苑燈塔書房開放活動 周雷帶隊走訪上海植物園
自然力研究院在各個燈塔書房中都進行媒介內容設計,例如龍南佳苑點位開幕活動,周雷帶著年輕的住客一起走訪上海植物園,通過植物講述中國歷史,引人入勝。樂山鄰里匯書架上貼示的二維碼,則是社區居民演繹的滬語童謠的錄音,一字一句都溫情滿滿。

居民演繹的滬語童謠是可以“聽”的海派文化
有訪客感言這些細微點滴好像“彩蛋”一樣,令人收獲了有別于傳統書店的體驗,也顛覆了他們對傳統的公益文化閱讀空間的印象。周雷表示,團隊正在創作更多“彩蛋”,未來將會呈現在更多燈塔書房中。
據徐匯區圖書館透露,近期燈塔書房在華二居委和西岸美術館的點位即將開放啟用,市民游客可密切留意“上海徐匯”、“徐匯文旅”等公號平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