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工商資本租賃農地須設上限,農業部否認鼓勵資本下鄉政策有變

農業部、中央農辦、國土資源部、國家工商總局四部門日前聯合下發《關于加強對工商資本租賃農地監管和風險防范的意見》,規范工商資本租賃農地行為。
意見規定,各地對工商資本長時間、大面積租賃農戶承包地要有明確上限控制,制定租賃農地的上限控制標準,要防止“非糧化”。
意見提出建立分級備案制度,一是以鄉鎮、縣(市)兩級備案為主,面積特別大的,再逐級向市(地)、省級備案,對租賃農地超過當地上限控制標準或者涉及整村整組流轉的,要作為備案重點;二是備案的具體事項應包括農地租賃合同、農地使用情況等內容。具體到多大面積在哪一級備案、備案程序和備案主體等問題,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意見還列出幾條禁止內容:
嚴禁工商資本借政府或基層組織通過下指標、定任務強迫農戶流轉農地;
不能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名義,將農戶承包地集中對外招商;
防止強迫命令,搞一刀切,防止少數基層干部私相授受,牟取私利;
意見提出通過停發糧食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停止享受農業生產扶持政策等辦法,限制工商資本耕地撂荒、“非糧化”等行為。
“我們最擔心的是工商資本與行政力量二者的結合,畢竟土地問題涉及億萬農民切身利益,涉及國家糧食安全?!鞭r業部副部長陳曉華4月24日接受新華網采訪時透露了出臺文件的背景。
陳曉華指出,鼓勵工商資本重點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從事農產品加工流通和農業社會化服務,把現代經營理念和產業組織方式引入農業,推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
陳曉華認為,此次出臺的意見,主要是監管和防范工商資本長時間、大面積租賃農地風險,并非排斥真心搞農業的工商資本,因此也不意味著鼓勵工商資本下鄉搞農業的政策有所調整。
近年來,中國工商資本租賃農地呈快速增長態勢。
農業部數據顯示,近三年來,流入企業的承包地面積年均增速超過20%。到2014年底,流入工商企業的承包地面積已近3900萬畝,占全國農戶承包地流轉總面積的10%。
農地大規模流轉,引發的擔憂也與日俱增。
新華網4月24日發布的分析文章透露了這些擔憂,該文標題《扼住資本圈地沖動,避免重蹈拉美覆轍》直接點題。
文章指出,因資本占用耕地而發生土地兼并潮并最終導致社會動蕩的例子不勝枚舉。上世紀拉美一些國家大莊園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本推動了大量土地兼并行為,眾多無地少地農民破產而涌向城市,而城市的就業機會遠遠不能滿足這些破產失地的農民,從而變為城市貧民,擠住在城市周邊的貧民窟里,成為難以化解的社會問題。
因此,文章認為,在土地流轉和租用中,能否遏制企業的貪婪、資本的沖動以及基層官員的貪腐,最終決定著中國農業能否從小農邁進現代,決定著能否實現新型城鎮化、成功跨越拉美陷阱。
文章總結道:此次出臺的規定,意在防止資本吞噬農地,蛻變為另一個拉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