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個股票50個漲停后再50個跌停,100天后是什么價格?

我先后在三個資產管理機構工作,管理過各種類型的產品,長時期服務于各類高凈值客戶。非常慶幸2009年以來,高凈值客戶沒有一個離開,沒有出現過大額贖回,即使我們投資遭遇了短暫的困難。
我們過去在整個牛熊市周期中的年化收益率在20%以上,凈值最大回撤僅僅10%左右(每年,我們凈值單日跌幅超過1%的日子一般不超過10個),且能夠較快恢復并創新高。穩健增值,恐怕是客戶滿意度較高的主要原因。可實踐中,大家都好奇如何實現凈值的持續上升而避免重大虧損呢?
過去這一年國內股市可謂順風順水。以全市場指數中證500為例,截至2015年3月13日竟然實現了連續11個月的正收益,刷新了2007年夏天以來的紀錄。牛市的氛圍下,投資者心態越來越樂觀,對未來的期望越來越高。據說銀行在產品營銷時,經常有人拿權益類產品的月度回報去計算年化收益率去忽悠投資者。
大家開車都明白一個道理:從上海市區到杭州市區的道路距離是180公里,滬杭高速上達到120公里的時速不難,甚至某些路段路況好時可以更快,但你能說咱一個半小時就到目的地嗎?顯然不可能,因為有城市道路,有紅綠燈、有堵車,這些情形會大大降低你的平均車速。
同樣的道理,股票市場即使是大牛市,期間也會有起起落落,從全球股票歷史來看,彎道還遠多于直道。以5-10年為周期,復合回報率達到15%以上其實不容易,20%以上更是困難。
我們從前招聘時出過這么個題目:如果一個股票50個漲停后再來50個跌停(反過來也可以),100天以后是什么價格?如果你不假思索,答案多數是回到原點。其實錯了,是跌去40%!這是個很簡單的數學游戲,雖然漲跌停在某個價位上是同一個起點,可是一旦跌下去,你漲上來需要更多的漲幅。
如果產品一年后凈值跌到0.8元,那么要上漲25%才會保本,如果考慮到時間成本,那就虧大了。這也說明,無風險收益率如果持續高漲,那么對風險資產的市場長期表現會有多么大的殺傷力。難怪巴菲特反復強調,投資過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虧損!
因此彎道技術很重要!總結一下我們的彎道技術要點,僅供拍磚。
首先,良好的股票組合是基礎。如同好車必須有好的底盤,在快速過彎時才相對穩定、不容易發生側傾甚至翻車。什么樣的股票組合才有這種“自身穩定器”的功能呢?奧妙在于beta。它所反映的是某個股票或組合相對于大盤的表現彈性,其絕對值越大,顯示其收益變化幅度相對于大盤的變化幅度越大;絕對值越小,顯示其變化幅度相對于大盤越小。
通常來說,有色、煤炭、地產、高科技等股票beta較高,意味著一旦市場走強,它們的漲幅更大,而醫藥、消費、公用事業等穩定增長行業的股票beta較低。凡事都是雙刃劍,高beta股票一旦調整,跌幅可能超過大盤;而穩定增長股票在市場大漲中往往表現不夠靚麗。
能夠在較低的beta值上實現較高的alpha(相對于大盤的超額收益率),是一個極具挑戰的工作。比較慶幸,我們多年來在這方面有不少的經驗并且物化在產品投資之中。在滿倉狀態下,我們的股票組合在上漲時有不遜于市場的較強的攻擊力,而下跌時跌幅大多數時間低于市場。時間拉長,你就會看見凈值圖上呈現的“喇叭口”形狀:凈值與市場比較基準之間的正差值可以持續擴大。
好奇的投資者肯定有疑問,是什么樣的公司具有這種大漲小回的特質呢?當然是符合我們三因素的公司。
盈利模式好、競爭力強、行業長期發展環境好的公司在經濟向好時利潤可能持續超預期增長,“戴維斯雙擊”給了股價相當大的彈性;經濟調整時,他們往往有低成本優勢、大量的現金、綜合的抗風險能力,在行業低迷時持續擴大市場份額,打垮競爭對手,甚至收購對方、成為下一輪的王者。你說這樣的公司能不大漲小回嗎?有這樣的汽車底盤,駕駛人員開車時自然是信心十足。
第二個關鍵技術是價格波段控制技術。再好的股票也會有波動,特別是遇到市場出現中級以上調整時,能夠幸免的確實鳳毛麟角,這是自然規律。必須有人為的干預,才能趨利避害。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機,全年1401只股票只有14只微幅上漲,概率是1%,所有股票市場表現中位數是-62%。
在這樣的“恐怖彎道”中,好的底盤只能使汽車受損程度適當降低,而無法從根本上避免事故。提前減速甚至停車是理性的選擇。我們管理的產品在2008年這樣的“恐怖彎道”中損失非常小,很大程度上是2007年末對彎道的提前預見并大幅減速,以較低的倉位布局。
而在彎道即將過去的2008年四季度,我們主動踩足油門加速,使得投資者2009年收益頗豐。產品凈值在2009年一季度末就創下新高。2013年6月末的“錢荒”又是另一個例證,我們在底部1900點附近,三日內把平均倉位從不到50%加到95%的上限,凈值在市場見底半個月中創下新高。而那個時候,市場還在爭論熊市要跌到1500還是1700。
價格波段控制技術的核心是科學的估值方法+市場交易經驗+操盤信心。科學估值,價值為本,可以根本上讓你避險。面對一個滿眼百倍市盈率的其實回報率甚低的市場,遠離它是最好的選擇。在沒有基本面支撐的概念股橫掃市場,讓所有投資者“羞于談及價值投資”、“談價值就輸在起跑線上”這樣一個瘋狂的時期,之后的風險會證明價值才是永恒。
而價值投資者夜夜安枕!市場的交易經驗方面,全球主流市場的歷史數據、市場的情緒化指標都是可供參考的坐標,有了這些,才能有基礎談及第三個問題,就是操盤信心。無論是2008年的“恐怖彎道”,還是2013年的“甜蜜彎道”,我們經歷了很多,正確多了自然信心強大,在市場一邊倒的時候敢于說No。凈值隨市場下跌以及反復加強的恐懼情緒是投資的大敵,而我們已經習慣于“自虐”,在敏感時期逆勢交易,信心從來就不缺失,手法從來就不溫柔。
第三個技術是股指期貨等保值工具的運用。股指期貨為我們把相對收益轉化為絕對收益提供了現實的工具,在市場系統性下跌時,這些頭寸不僅可以幫我們降低損失,甚至在套保充分時貢獻正收益。這些工具在券商資管產品中可以有非常靈活的運用,能顯著地減少波動、提升收益,就像汽車的ESP電子穩定裝置,高科技的東西一旦嫁接傳統業務,往往效果超出預期。可轉換債券、現金選擇權、分級A等另類投資工具,也都在不同時期對組合凈值的穩定增長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們作為管理人,有一個艱難的選擇,就是選擇更快的瞬間速度還是選擇更小的顛簸、更好的舒適感?滿倉的一流成長股長期復合增長率是驚人的,但不進行倉位調整和動態避險,在市場大跌時也會有一定損失,資產管理人必須為客戶做出抉擇。
長期以來,我們選擇的是,寧可犧牲部分漲幅,也要謀求凈值的穩定增長,讓車里的VIP客戶不用擔心前方的路況,品著咖啡專注欣賞窗外的美景。因此,長期以來我們專戶的均衡倉位都在65%附近,一般低不低于30%,高也不高于90%,會一直持有3成左右的低風險頭寸甚至現金等待獵物的出現。唯有這樣,在市場2008年末、2013年6月的重大歷史性機遇來臨時,我們才有足夠的動力余量去迎接、去擁抱!
在彎道即將來臨時提前減速,而彎道即將結束時奮勇提速,會使投資人減少凈值回撤的同時盡快收獲上漲的快感。
記得近21年前,在5月初的一天,聽到這么一個令人震驚的噩耗:才華橫溢的天才車手、34歲的車神、巴西人埃爾頓·塞納,在與車王舒馬赫在圣馬力諾賽道巔峰對決中,彎道減速不足遭遇意外、以300公里的時速撞上了隔離墻,從此遠離人世。彎道,給予觀賞者的是美感,給予駕車人的是風險。一個驚險的彎道,可能就能結束你的一生。
股票市場處處彎道、步步驚心,作為投資人,要么錘煉技術、小心駕駛,要么把方向盤交給你值得信任的司機。
我們作為股市的車手,謹以此共勉,在投資的道路上永遠如臨大敵、如履薄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