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蕭萬長吁兩岸構建“合作型自貿區”,避免“零和賽局”

蕭萬長稱,應就兩岸自貿區進行研討并擬定具體可行的實施藍圖。
盡管兩岸服貿協議卡殼,但臺灣島內已有聲音提出在自貿區領域的合作。
7月22日,在天下雜志“兩岸轉型新賽局”經濟論壇上,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呼吁兩岸共同構建“合作型自由貿易區”,建議兩岸的產官學界共同設立研究小組,配合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兩岸服貿、貨貿協議等市場開放安排,另行協商建立配套合作及管理機制。
蕭萬長稱,應就兩岸自貿區進行研討并擬定具體可行的實施藍圖。在區域經濟合作上,大陸對臺灣參加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上,要“多一點經濟想法,少一點政治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蕭萬長并未具體說明兩岸自貿區合作的具體方向。目前大陸只有一個上海自貿區,而臺灣方面,和上海自貿區類似的“自由經濟示范區”仍未正式上路。
蕭萬長22日說,兩岸要避免“零和賽局”,都應以新的思維來建立新的經濟合作架構,包括兩岸各自定位、產業合作、兩岸自貿區以及區域經濟合作等。
蕭萬長指出,大陸應由“世界工廠”提升為“世界市場”,同時臺灣也應由代工制造的產業經營模式轉型為價值取向的產業經營模式。
在經濟合作上,兩岸應利用臺灣的創新能量及大陸的內需市場,定位在“創新經濟”和“世界市場”的合作方面。在兩岸產業合作上,應利用臺企在國際供應鏈的優勢,結合大陸市場規模,共同開發全球巿場。
對于蕭萬長的提議,臺灣“國發會主委” 管中閔回應稱,“這是非常好的建議”,站在推動自由經濟示范區政策的立場而言,他樂見能與其他地區合作,看如何把餅做大。
不過,管中閔也強調,現在“自由經濟示范區特別條例”草案正在臺灣“立法院”審議,各界對政策內容仍有不同意見,尤其是兩岸合作與否,一定要獲得民意的普遍共識,在政策推動上才會有基礎。
蕭萬長之所以提出兩岸在自貿區領域進行合作,與臺灣眼下面臨的區域貿易格局有一定關聯,在中韓FTA即將簽訂及兩岸服貿談判停滯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臺灣方面擔心自己難以融入未來亞洲區域經貿發展中。

臺灣“行政院長”江宜樺喊話,“自由經濟”和“創新經濟”是臺灣未來的契機,倘若臺灣跟不上服貿、自由貿易協定的開放,“未來10年之內馬上會被邊緣化”。
同樣是在7月22日,臺灣“行政院長”江宜樺出席“全國商業總會”產業建言座談會時就已喊話,“自由經濟”和“創新經濟”是臺灣未來的契機,倘若臺灣跟不上服貿、自由貿易協定的開放,“未來10年之內馬上會被邊緣化”。
江宜樺說,如果在“立法院”沒有卡關,今年年底兩岸貨貿就可以簽訂,根本不用擔心會比輸給韓國。不過,江宜樺也強調,服貿、貨貿、FTA也許不是救臺灣經濟唯一的萬靈丹,但卻是真正能讓臺灣產業徹底解決經濟結構瓶頸的強心針。
從眼下的情況看,兩岸倘若想在自貿區領域進行合作,仍有較長一段路要走,且臺灣難以擺脫大陸,單獨參與到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整合中。
7月23日,臺灣國立政治大學國際博士學程亞洲研究兼任副教授詹踀容在《旺報》撰文稱,臺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首先應完成與大陸ECFA后續協議的簽署,即服貿和貨貿,如果要參與RCEP或者TPP,必須讓其他成員認為臺灣是積極正面,而不是以“逐條審議”的心態面對談判。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