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黨建網批電影《歸來》,指其以揭露為名摧毀主流價值

黨建網6月3日發表《電影〈歸來〉:以揭露的名義渲染丑惡摧毀主流價值》一文。
文章由《亞洲新聞周刊》主筆劉浩峰執筆。
劉浩峰在文中將電影《悔悟》與電影《歸來》作類比。
文中提出,要了解歷史的真相,需要我們從整體性的層面才能有真發現,并指出戈爾巴喬夫的政治陰謀--通過反腐手段安插了400多名聽命于他的共濟會人員在重要崗位,他們從組織上合伙將蘇共推向絞刑架。
文章以《悔悟》為鑒,痛批《歸來》。行文認為從《歸來》的表現手法、語言風格以及背后的價值訴求、政治訴求都可以清晰看見西方文化戰略的精致部署。
電影《悔悟》是蘇聯格魯吉亞共和國1984年拍的政治寓言荒誕片,其主題是在拆解斯大林神話,并反省斯大林統治期間的政治暴力。文中,把這部電影看做是實現西方勝利的工具,撕裂了蘇共意識形態陣營,內外勾結引導國家走向整體崩潰的開始。
由張藝謀導演的《歸來》改編自旅美華裔作家、好萊塢專業編劇嚴歌苓的原著《陸犯焉識》。
文中認為張藝謀之所以在國際上屢獲大獎是因為電影表現手法符合西方電影審美,與被西方捧起來的當代繪畫藝術的大牌一樣,他們的艷俗油畫語言敘述的是對紅色記憶的嘲諷。從這個方面說,《歸來》的投資、策劃與錄制、傳播,背后存在一個強大的西方勢力在扶植。
《歸來》用一個局部折射整體,用陳道明飾演的陸焉識的家庭境遇變遷反映了文革時代,而不是用整體駕馭局部,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歪曲歷史最經典常用的解構主義手法。
劉浩峰最后發問,為何我們不懂得正確地推出符合時代精神的國學思想理論,進而有條不紊的引導世界文藝復興從中國起航。
此文一出,就有網友評論認為文章觀點太片面,也有部分網友十分贊同。
一位安徽網友認為,只是一部電影,難道要把《歸來》弄成當年的《海瑞罷官》嗎?如果一個國家被一部電影摧毀,那么這個國家早該亡了。
微博網友“日全食”則認為,凡是經歷過文革的人都對這篇文章的口吻非常熟悉,建議沒有經歷過文革的八零九零后們好好看。
網友“中國HX”認為說的有理,不能以偏概全。意識形態陣地我們一定要守住。
文章作者劉浩峰所供職的《亞洲新聞周刊》是一本香港衛視旗下,由新華社廣東分社、中國新聞社事業發展中心供稿的時政雜志。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