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寒:越是難熬的時候,越要自己撐過去
原創 洞見 洞見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

作者:洞見·一默
熬過寒冬,終得春光;熬過長夜,就是新生。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亞楠朗讀音頻
2021年1月5日,小寒。小寒是冬天的第五個節氣,處在二九和三九之中。
《歷書》說:“斗指戊,為小寒,時天氣漸寒,尚未大冷,故為小寒。”
在先民的經驗中,小寒時節,天氣尚未真正寒冷,所以稱其為“小”。
然而隨著時間變遷,如今小寒要比大寒冷上許多。
所以民間說:“小寒勝大寒”。
此時天地陰陽不交,萬物生機斷絕,是一年中最寒冷,最難捱的日子。

01
歲月輪轉,所有等待都有意義。
民諺說:“小寒冷凍凍,寒到提火籠。”
小寒時節,寒潮頻繁南下,很多地方都有大風與降雪,各地呈現出一種天寒地凍的景象。
滴水成冰,交通受阻。
荀子說:“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
雖然困難重重,但是上天卻不會因此取消冬季。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千百年的歲月里,四季輪回不止,萬物生滅不休。這是誰也無法變易的自然規律。
除了接受與等待,我們沒有別的辦法。
所以在小寒時節,很多地方流行“歇冬”。
人們不再出門活動,窩在家里準備保暖的物品以及進補的食材。
一方面是抵抗嚴寒,另一方面是等待開春,等待來年。
古人說:“損益盈虛,與時偕行。”
人要順應天地自然,根據不同的時機,做出不同的行動。
君子審慎,在外界條件嚴苛的情況下,默默等待,積蓄力量。
世間所有美好,都無法一蹴而就。
安心等待,不要怕漫長,不要怕艱苦。
因為春天,一定會來。

02
越是難熬的時候,越要自己撐過去。
小寒在冬至之后,雖然天氣依然寒冷,但是太陽直射點已經北歸。
剝極必復,否極泰來。
天地之間的陰氣到達頂點之后,陽氣開始出現。
因此小寒雖然處在一年中最冷的是時候,但它的物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雊”卻是一派生機。
大雁開始結隊北歸,喜鵲開始筑巢產卵,野雞開始呼朋引伴。
動物比人更敏感,它們已經率先察覺到天地間陽氣回升。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天地如此,人生亦然。
每個人都有人生的至暗時刻。
在黑暗中默默等待的人,在逆境中苦苦掙扎的人,一定要有一份耐心。
二十四節氣中,小寒屬于“屯卦”。
就像是小草,開始發芽,但是卻無法向上生長,于是不斷向深處扎根,囤積力量。
等到來年一開春,伴隨著風雨雷電,小草破土而出,天地登時一新。
越是難熬的時候,越要自己撐過去。
不要倒在黎明之前,咬咬牙,再挺一會兒,再堅持一下。
也許下一秒,就是柳暗花明。

03
人生中的每個冬季,都是一場修行。
古人說:“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
沒有冬天的寒冷肅殺,就沒有春日的溫暖和煦。
冬天是春日的序章,苦難則是榮耀的前奏。
真正的智者,從不逃避苦難,從不抱怨生活。
人生的每一個冬季都是一場修行,人生的每一次磨難都是一次進步。
2020年年初,疫情突然爆發,武漢封城,全國上下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面對未知的病毒,我們手足無措。
感染人數在不停增長,每一天都有不好的消息傳來。
工廠停工,餐館歇業。我們“禁足”在家,停掉社交、工作、學習。
全國各地的醫生、護士、軍人緊急趕往武漢。
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冒著生命危險與死神對峙。
千難萬難,沒有人后退一步。
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付出,疫情才慢慢得到控制。
幾個月后,各地清零,我們重獲新生。
艱難的日子,我們也一點點熬了過來。
如今全球疫情還在蔓延,各地依然嚴防嚴控。
但是我們已經不再恐懼。
古人說:“草木不經霜雪,則生意不固;吾人不經憂患,則德慧不成。”
一個人只有在逆境中不斷修行磨煉,德行智慧才能不斷提高,才能最終收獲圓滿。
經歷此疫,讓我們見識了天災無情,也見識了人間大愛。
面對生活,多了一份珍惜,多了一份勇氣。
宋人朱淑真有詩說:“葵影便移長至日,梅花先趁小寒開。”
小寒時節,梅花已經盛開。
梅花香自苦寒來,傲雪凌梅,更添韻味,更見風骨。
同樣,走過陰霾,歷經苦難,人生也必會更加芬芳。
▽
寒冬是一場磨煉,也是一場修行。
小寒之后,再過一個月,就是立春。
我相信海涅說的:
“冬天從這里奪走的,春天都會交還給你。”
我也相信,桃花如期開的時候,春天一定會按時歸來。
熬過寒冬,終得春光;熬過長夜,就是新生。
原標題:《小寒:越是難熬的時候,越要自己撐過去》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