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論壇2020”年會開幕:展望亞洲未來十年發展

“上海論壇2020”年會在滬開幕。
“過去東亞合作主要是靠東盟,小國之間做了不少事情,現在就看中日韓之間的合作能否進一步加深,推動東亞乃至整個亞洲的發展。”12月18日,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接受澎湃新聞(www.kxwhcb.com)采訪時表示。
當天,“上海論壇2020”年會在滬開幕。以“亞洲再出發:展望未來十年 ”為主題,論壇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舉行。此次正值上海論壇15周年,600多位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智庫、高校、學術機構、企業、政府和媒體等機構的嘉賓和代表云聚論壇,共論亞洲未來十年發展。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焦揚主持開幕式,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許寧生,韓國SK株式會社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崔泰源,北歐部長理事會秘書長寶拉·萊赫托麥基(Paula Lehtomaki)先后致辭。
在隨后的主旨演講環節,美國前代理助理國務卿董云裳指出,近幾十年來,亞洲一直專注于區域一體化,實現了經濟的繁榮發展。未來十年中,亞洲仍將是世界經濟增長和活力的源泉。
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也表示,展望未來亞洲的十年,有三點非常值得期盼:第一,亞洲會在整個世界以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艱巨努力推動新全球化模式的誕生;第二,亞洲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會重塑亞洲的發展;第三,數字經濟革命在亞洲會取得最大的成功,推動世界科技和工業革命。
此外,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山東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張蘊嶺,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奧利弗·哈特(Oliver Hart),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金融經濟學學術訪問教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終身講席教授魏尚進也先后發表了主旨演講。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年度上海論壇突破時空限制,自今年8月始,陸續開展了“亞洲未來十年經濟與醫學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等六場分論壇。而在主論壇后,還舉辦了“世界大變局下東北亞的未來”“后疫情時代的多邊貿易與可持續發展”“全球疏離狀態下的東北亞區域合作”三場高端圓桌,全球治理與亞洲的大框架下,多學科、多角度聚焦未來十年里東北亞的發展路徑。
上海論壇是由復旦大學和韓國高等教育財團、崔鐘賢學術院主辦、復旦發展研究院承辦的國際大型學術論壇,是目前在上海舉辦的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品牌論壇之一,自2005年創辦以來,已走過15年歷程,出席論壇的國內外演講嘉賓近5000人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